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微信的见解

(2016-08-07 09:31: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我对微信的见解

     我自信是一个思想上与时俱进的人,从不甘于落伍这个突飞猛进的世界,更不甘于被这个社会无情淘汰。然而,当在走过人生的花甲之年之后,我猛然感觉,我们的生活离时代的节奏已经相去甚远,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领域,我们已经近乎是一个识字的文盲。
     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的生存方式,已经逼迫着我们从现实的世界走出来,在这看似虚拟的世界里,完成着现实生活的种种需要。网络世界已经到了“只有你想不到的,而没有做不到的”神奇阶段。
     我们手中的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人际交流之后,伴随着一代代机型的彻底更新,我们不得不一次次的更换手机。现在的手机,其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电话联系这样的基本功能,尤其是智能化手机的问世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其越来越快速的更换率更是让我们目不暇接。只能让我在一次次的惊愕之余,自叹弗如的发出无奈的感叹:廉颇老矣!
    近两年来,微信的开通再一次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把人们的双眼牢牢地囚禁在那方寸之间的屏幕上。我虽然早已更换了智能手机,却顽强的抵御着微信的诱惑,原因是我不想在这小小屏幕上占用我太多的时间,更何况老眼昏花已经成为不堪重负的劳累。我抗拒着朋友近乎冷嘲热讽似的围攻,坚决不开通微信,为我坚守一方清净的领地。
     春节期间,一次孩子在家偶然给我开通了微信,洪水般的加入信息,让我一时手足无措,为了避免朋友们的误会,我只能一个个的同意加入,我在万般的无奈中被微信绑架了。
     刚开通微信,我似乎享受了短暂的新奇感,尤其是那些令人迷醉的风景照片,一些富有哲理的短小文章,都纳入了我的收藏。好景不长,我已经受不了微信圈的“骚扰”和“纠缠”,我被强行拉进近十个微信圈,每天会收到数百个微信,让我的手机瞬间挤爆。
     我每天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删除微信信息,那些真假难辨的信息和频繁的无聊问候,让我无法选择优劣统统删除。当我无意中顾盼左右,眸然间发现我们的社会已经流行手机病,几乎不管任何场合,甚至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你都可以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盯着手机屏幕的人,而且大多数都沉醉在微信的交流中,这不由得让我感到,微信热,已经成为现实社会极度扭曲的病态。更可悲的是,去年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在过大街的斑马线上玩手机,被一个粗心的司机撞倒,不料后脑着地,一个年轻的生命骤然撒手人寰。
     微信,作为一种便捷的人际交流工具,本应是联络感情沟通心灵的桥梁,偶尔发一则奈人寻味的格言,一幅隽美的图片,一句深沉的问候,本是很美好的事情。可是如今铺天盖地的信息骚扰,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且我断定,这样恣意的泛滥,总会有一天会成为一种令人反感的社会公害。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热衷于手机消遣和微信交流呢?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的这个社会现象百思而不得其解呢?我在冥思苦想的反思中感悟到,这是中国人没有精神信仰的空虚所致,是缺乏生活情趣的无聊所致。
     你仔细的观察一下,微信的交流频率与文化成反比,(当然我说的文化不仅仅是学历),那些忙于事业和有着充实生活的人,是不会沉迷于微信交流的,他们会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过程,会享受人生过程中更多的爱好和情趣,他们是不会把有限的生命消耗在这方寸之间的屏幕之上。
     从微信上流传的信息而言,确实有一些健康的励志信息,充满睿智的哲理文章,成为微信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这样的内容,铺天盖地的传播也会让人心生厌烦。而更多的是那些满足空虚的猎奇心理的虚假传闻,一些歪曲历史事实的花边文章,还有一些毫无理性的情绪宣泄,有歇斯底里的人身攻击和恶作剧式的调侃,还有那些看似亲密实际是填补无聊的虚假问候。
     这样的社会氛围,让我们感受到国人内心极度的空虚和无聊,他们没有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道德观,没有理性的头脑和睿智的评判,更是缺乏对人生过程的理性探讨,缺乏对高雅生活情趣的探索和追求。每个人都在混乱的思维中,在缺乏理性的宣泄中,在百无聊赖的消耗着珍贵的人生。
     这样的社会氛围,人们没有对美好未来的自信,没有对精神权威的敬仰,没有对人类社会神圣的使命感,没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为人的基本诚信,这样的社会即使物质达到一定的高度,其强盛也是虚假的,也必然会不堪一击。
    微信流行,看似正常其实无常,这样一个无奈的社会现实,让我管中窥豹,看到中国人空泛的精神境界,看到更深层次的社会隐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杞人忧天,还是我已经真的老朽不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