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江南水乡游》之后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做一个孤独的背包客,用了足足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次江南水乡游的旅游历程,你一定不会相信,而我却做到了。
今年四月初,我打点行装,背上我的摄影装备和电脑离开岛城青岛,踏上江南之旅的途程。江南四月,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在江浙皖大地一路孤行,先后走过南京、马鞍山、芜湖、黄山、杭州、绍兴、嘉兴、平湖、苏州、扬州等大小十个城市,游览了十几个风情各异的水乡古镇,足迹踏进了十余个世外桃源般的江南园林。
我于五一前夕回到青岛,开始整理我的旅游素材,我用每天一篇文章的节奏,拉开了《江南水乡游》系列旅游札记的撰写。我足足又用了七个月的时间,总共用了二百三十八篇文章和近三十万字的篇幅,中间穿插了两千余张风景照片。当我这篇《江南水乡游》写完的时候,我如释重负的长舒一口气。静静的回味这八个月的久远过程。
这次江南水乡游,其实只是一次寻常的旅行,我却把它赋予非同寻常的意义。江南自古以来是中国富庶的鱼米之乡,更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发祥地,有着东方文化和吴越风情的厚重积淀。我更希望这次江南水乡游,能够发掘更多的文化密码,能够解码更多的历史内蕴。
我在江南那一座座古朴的明清古镇,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沧桑,更是要追随古镇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寻觅古镇文化的延续和家族的传承;我站在黄山之巅,看着西海大峡谷那幽深的山涧和万仞绝壁,那连绵的群山、那缭绕的白云、那婆娑的松影、那奇石异峰,构成一幅幅隽永的画卷,那绝美的诗情画意让我无以言表;那深藏在皖南黄山地区群山环绕的地方,西递宏村是中国两座最美的村庄,我置身于这苍翠葱茏掩映的极美古村落,宛若徜徉于远古的岁月,宛若徘徊于那遁世隐身的世外桃源,那富有诗意的原生态山水画卷,让我陶醉其中而流连忘返。
我回到黄海之滨的青岛之后,打开那一万余张沿途拍摄的照片,又一次走进那漫漫旅程,我梳理着我散乱的思绪,开始撰写我的《江南水乡游》系列札记。没有写作的计划,没有篇幅的设计,只是循着我的江南之旅,信马由缰的展开我想象的翅膀,把我沿途的所见所闻,把我其间的所思所想一一记下,作为我晚年生活的一段记忆,作为我人生的一点收藏。
当我信笔涂鸦般的展开之后,却发现我竟然一发而不可收拾,陷于一种不能自拔的境地。当我写完金陵古都的四天旅程,已经是三十多篇的篇幅,全程写完估计要突破二百篇的数量。我义无返顾的回顾着,撰写着,每天清早在我的博客推出一篇文章,几乎成为我的一种任务。
其间,我反复的问过我自己,这样的一次江南旅行,值得用这么大的篇幅大书特书吗?我也几次停笔思索,是不是把篇幅缩短,行云流水般的记录过程就好?但我每每看到沿途那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照片,每每面对那一座座古镇和仙山琼阁般的古典园林,它们都让我难以割舍。扪心自问,我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我们广袤的江南大地有这样一些美丽的地方。它们走过千年的岁月沧桑,他们承载着厚重的华夏文化和吴越风情,那里潜藏着更多的历史内蕴需要我们去解码。我可以没有能力去深刻发掘这些深邃的意境,却不能每天面对它们而无动于衷。我决定继续写下去,我要随心所欲的把我这次江南旅行的过程记录下来,我要将从各个角度,展示一个个我心中的江南风景,展现那我所感悟的吴越风情。
通过这次江南水乡之旅,我意外的收获是,对江浙皖近代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新的认识,江南水乡的历史的脉络,把近代的很多知名人物和历史事件串连在一起,使江南近代的历史在我心中更加系统,这些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在我撰写游记的过程,有几位好友一直作为忠实的读者,伴随着我的脚步一路同行,和我一起分享江南水乡游的愉悦。他们每一句精辟的点评,都是对我最大的理解和鼓励,是他们陪伴着我的足迹,让我不再孤单,让我忘却旅途的疲惫和笔耕的辛劳。我感谢他们一如既往的关注,感谢他们给我晚年生活带来的丰富情趣。
弹指一挥间,已是2015年岁末来临,再过两天,我们就将踏入2016年的岁月,展望世界,瞬息万变,回首人生,徒有感叹。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以豁达的人生态度,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5.12.29 写于灵璧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