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辑 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2015-12-09 08:13:02)
标签:

静香书屋

水竹居

石壁流淙

扬州八怪

金农先生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静香书屋
 
      从瘦西湖二十四桥旁小路折身向北,在万花园景区西面,有一组临水而建的古典园林建筑,陡然出现在你的眼前,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这是一个独立的园林景区,叫做静香书屋,它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位扬州盐商徐赞候的私家园林,原来的规模比现在大得多。乾隆皇帝南巡来此,曾为之赐名“水竹居”,对其园内叠石山崖和淙淙流水,倍加赏识,他为“石壁流淙”欣然题诗:
    “柳堤系桂双,散步俗尘降,水色清依榻,竹声凉入窗,
      幽偏诚独擅,揽结喜无双,凭底静诸虑,试听石壁淙”。
    当年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先生久居扬州,他与园林主人徐赞候交往甚密,当年是这里的常客。金农是杭州人,生于1687,卒于1764年,才华横溢的金农一生怀才不遇。他终生奢奇好古,曾收集金石文字千卷。他精于金石篆刻,善于制砚,他的隶书成一体独具情趣,自称为“漆书”,他的笔法风格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略显头重脚轻,拙朴典雅中颇为耐人寻味。金农先生五十岁以后开始作画,他擅长山水花卉人物,尤其擅长墨梅。他的存世作品有《墨梅图》《东萼吐华图》《月华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已经成为博物馆的珍藏。
     金农布衣一生贫困潦倒,他曾周游四方,因为始终不遇而郁郁寡欢,晚年开始作画也是聊以为趣,借以为生。他在最落魄时,靠出卖收藏和字画,也曾为人制砚借以糊口。当地民间感其才华,颇为推崇,成为扬州八怪之首,因为他独具韵味的绘画风格,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静香书屋的主人辉煌之时高朋满座,也常与金农交往。随着扬州盐商的没落而风光不再,更有常年的兵乱和动荡,这处园林日渐败落,最后只剩下残垣断壁,落寞的沉寂了很多年。现在的静香书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政府拨款规划重建,建筑属于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书屋三间开的青砖瓦房坐北朝南,匾额上的“静香书屋”,是金农先生漆书。
     静香书屋园内景致也十分独特,一汪碧水波光粼粼,典雅的建筑依次而建,它打破了旧园的对称格局,许多建筑造型十分精巧,画舫是半舫,亭阁也是半亭,叫做“半山亭”,就连那月洞口的美人靠,也仅有一半,显示着轻松和风趣的环境氛围。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一簇簇莲荷漂浮在水面,若是夏日时光,那碧波荡漾中衬托出一池莲花,将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盛景。
     静香书屋正门两侧有一副对联:“飞塔云霄半,书斋竹树中”,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题。“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因为金农先生酷爱梅花,园区内遍植梅花,书房内的建筑雕饰图案,也多以梅花为题,尤其那松林梅木雕罩格,更是玲珑剔透。书屋的条几上,摆放着花瓶、桌屏、工艺架上摆放着古老的线装书和古籍,衬托出当年静香书屋的优雅气息。书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圆桌上还有一盘围棋,似乎还在等待着金农先生会随时姗姗而来。
    静香书屋是瘦西湖一处景色优美的园中园,据说,当年北京圆明园的“水木明瑟”一景,是依据扬州的这处“水竹居”的风格建造的。有说《红楼梦》中的怡红院的描写,也是依据扬州的“水竹居”作为写作的原型。
    1993年,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国际博览会上,以“静香书屋”为蓝本设计的“清音园”,作为“中国园”在德国这一届博览会隆重展出,“中国园”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建筑构思,获得博览会金杯奖,并应德国东道主的要求,长期留在德国作为东方建筑文化的展示,这既是扬州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也显示出中国江南园林的无穷韵味。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第五辑 <wbr>重温苏淮(三十八)静香书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