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建筑
耦园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中部,这里是一座四进三门楼的宅院建筑群,前后为序,依次为河沿照壁、门厅、轿厅、主厅楼厅和墙外的前后码头。
“载酒堂”是中部宅院的主要建筑,其面阔三间,建筑和陈设十分精美,光绪三年耦园建成之时,沈秉成在这里大宴宾朋。“载酒堂”的匾额,是由当时网师园主人李鸿裔亲笔所书,原匾额有李鸿裔光绪丙子三月的款识:“仲复同年兄辞荣勇退,于寓庐叠石种树,名曰‘耦园’,今春东园落成,同人燕集斯堂随以载酒颜之,盖取宋人‘东园载酒西园醉’诗意也”。
载酒堂大厅与后面的楼厅由墙门分隔为内外两部分,题额为“诗酒联欢”。墙门的门楼上是上下三层非常精致的砖雕,都是立体透雕的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可惜上百年的风雨侵袭,砖雕人物已经遭受严重破坏,令人遗憾不已。
东花园的主体建筑,是一组跨度四十余米的读书楼建筑群,这些建筑为古典的重檐楼阁,楼前有月台,楼中有四处天井,楼阁中间有大厅三间,下面的名为“城曲草堂”,上面名为“补读旧书楼”,内部陈设也颇具风韵。楼阁东面是曲尺形的向南突出,上层是三面临窗的“双照楼”,因可得日月双照而名。下面为“还砚斋”。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而雄伟,是耦园赏景最佳之处。
城曲草堂是东花园的主厅,寓意于李贺诗作:“牛女渡天河,烟柳满城曲”的意境,沈秉成夫妇以牛郎织女自喻,他们向往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恩爱生活。这里也是耦园主人迎聚宾客的休憩之地。大厅有长廊环抱,东边名为“筠廊”,廊中建有半亭,亭壁有出自清初名家王文治之手的“抡元图”碑,上面有沈秉成夫妇的跋文,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曲廊向南延伸与“望月亭”和“吾爱亭”相连接。廊外茂林修竹,向西走过“储香馆”就是“樨廊”,廊外种植着木樨林。
曲廊继续延伸,南与“藤花舫”和“无俗韵轩”相接,走过月洞门和半亭,可一直延伸到园区东南隅的楼阁,长廊墙壁上数十个造形各异的镂空花窗,增加了园区的通透感。曲廊环绕把整个建筑连为一个整体,和谐而融会贯通。半亭的墙面上有一幅砖刻的隶书楹联:“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横额“枕波双隐”,这是耦园女主人严咏华撰写。
耦园的楼厅建筑最后一进,是家眷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绿意盎然而幽雅宁静,园中有高大的金桂树和玉兰,寓意“金玉满堂”的祈愿。这里得以保存的清代遗存,就是高墙上精雕细琢的砖雕,现在依稀可见残痕。在这座庭院里,没有一般人家深院豪宅中繁文缛节的规范礼仪,显示着耦园主人豁达的生活态度,体现着主人追求丰富生活情趣的意愿。这座二层的楼厅建筑,东可至东花园的“补读旧书楼”和“双照楼”,西接西花园的“藏书楼”,整个建筑在迂回转折中互相连贯,形成统一而和谐的风格。
耦园的建筑属于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其风格和工艺,带有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那砖刻的精雕门楼,那森严的风火墙和独具特色的走马楼,是徽派建筑所独有的建筑工艺。这证明着当时徽派建筑在江南的影响之深。耦园主人沈秉成曾在安徽地区任职多年,这其中也充分体现着主人丰富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他对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他独有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内涵密不可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