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
绍兴是鲁迅先生的故乡,他的祖居位于绍兴市区的鲁迅中路上,这里是绍兴市的中心地带,也是早年的东昌坊,是绍兴市一处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我们来游览鲁迅故居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享受一次风情浓郁的江南古镇游。
鲁迅的故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这里的房宅大都是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江南传统民居建筑,鲁迅的祖居始建于1810年,已经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象所有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样,鲁迅故居的门前对面也有一条小河,小河既是防洪排涝的水利系统,也是水乡居民的交通水道。河道两岸依次排列着一栋栋古老的民居建筑,掩映在飘渺的翠杨垂柳间。每一户民居沿河的门口,有一个阶梯状的缺口,沿着缺口的石阶下行可以直达河面,一是可以便于停靠和上下乌篷船之用,也用于古镇居民洗衣、洗菜、清理卫生取水之便。
鲁迅先生的故乡是江浙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积淀厚重的地方,鲁迅的先人千百年来在这里生息繁衍,这里集中着很多殷实的人家和豪宅大户,你从那一座座遗存的宅居建筑规模,就可以略窥一斑。这些古朴典雅的建筑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坐落在水乡古镇着古老的地方。今天,那斑驳的墙面,青青的石板路,古老的石库门,镂空的老门窗,营造出一派江南水乡的悠远意境,潜移默化的流露着古镇沧桑岁月的瘢痕。
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依然还在那里经营着他的老本行,看来买卖不错,原来破败的古老酒肆,已经翻新成为新的酒店,门头比先前也阔气了许多。只是孔乙己那寒酸的身影,已经成为一座凝固在酒店门口的铜制雕塑,变成了酒店的一个招牌。可惜我来的太早,酒店还没开门营业,我可真想坐上这古老的硬木长凳上,要一壶温热的绍兴老酒,点一小盘茴香豆,感悟当年孔乙己生不逢时的窘迫和无奈。
在古镇一条商业街巷的巷口,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镌刻着楷书的“仁里”二字,牌坊不大,两边各立一石狮,虽然相比古徽州的石牌坊简洁很多,却也彰显着古镇沧桑的岁月。
现在的鲁迅故乡,街巷上矗立着不少铜雕的人物作品,这些人大多是鲁迅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或是诸如闰土等鲁迅儿时的伙伴。这些雕塑作品唤起我们对那个年代的久远回忆,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作品中细腻的内心世界。雕塑也唤起游客的极大兴趣,日以累积的抚摸,让那雕塑的额头和经常抚摸的地方,已经露出铮亮的黄铜本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江南的江浙地区,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地方,鲁迅的故乡也有一座长庆寺,虽然寺庙的建筑规模不是很大,寺内的大雄宝殿也没有其他寺庙那样的恢弘庄严。但是佛祖不是按资产的丰厚论资排辈的,鲁迅故乡的人们对于佛祖的虔诚是一点也不逊色。这里每天都有香客和游客来这里进香,祈求佛祖的保佑。
我是在江南四月的这个清晨走进鲁迅的故乡,街上店铺都没开门,青石板街道上静悄悄的,没有熙来攘往的旅游团队和噪杂的人群,偶尔走过的行人也都是住在东昌坊的当地人。在这静谧的晨光中,我默默感受绍兴古城老街的丰富内蕴,我在这晨曦的朦胧中,拍下了一组鲁迅故乡浓郁的水乡风情。
当我游览完毕,在鲁迅故乡的一家小餐馆里吃完早餐,再度心情愉悦的走上街头,各地旅行社的旅游团队潮涌般的涌进古镇,刚才宁静的水乡古镇,一下子笼罩在喧嚣鼎沸的噪杂之中,立刻把我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