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城市广场
绍兴有一座城市广场,是我要去仓桥直街游览的必经之处。这座充满现代风格的城市广场,以他的开阔空间和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浓缩着绍兴古城千百年来厚重的文化积淀,凝聚着现代绍兴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他以豪放张扬的气势,向我们展示着一个现代的绍兴古城。
这座城市广场位于绍兴市府山之下,它的范围东起解放路,南依光明路西沿环山路,北至胜利西路,总面积近十二万平方米。自1999年规划兴建一期工程起,至2001年五月二期工程竣工。成为绍兴市一座环境优雅的城市休闲广场。
我站在城市广场正门处,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座七层六角楼阁式的宝塔,它孤傲的矗立于广场的一偶,在那绿意葱茏的掩映下,默默的回忆着沧桑的历史岁月。这就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大善塔,它把我们从现代一下子拉回远古的时光。
现在城市广场的位置,正是当年的大善寺遗址,它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那时,绍兴古城有一个大户钱氏人家女儿未嫁而殁,她遗言以自己香奁中的珠宝金银捐资建寺,有绍兴人黄元宝感念其诚,捐出这里自己家的土地兴建寺庙,由澄贯和尚负责主建。在大殿旁边又建一座七级浮屠,寺庙为弘扬钱氏善举而命名大善寺,成为古越国著名的古刹。唐代开元年间,寺庙改名开元寺,先后有昙一、湛然、允文等高僧在此讲经。此时,寺舍扩建后僧徒涌至香客如潮。
唐代元和年间,日本高僧空海四海云游来到越州,在开元寺听经求法并带回珍贵经典。唐大中八年日本高僧圆珍又来开元寺。又携带大量佛教经典回日本弘扬佛教。五代吴越时,越州又建一座开元寺,大善寺又恢复原名。
南宋庆元三年,寺庙不幸遭受火灾,寺塔都被焚毁。南宋绍定年间寺庙重建,陆游曾对此事有撰述。后来的明清历朝都曾重修过大善寺,寺中有徐渭、张岱撰写的楹联和碑记。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大善寺临街的房舍辟为商铺和游乐场所,佛事日渐衰亡,殿宇失修最终成为残垣断壁。
解放以后,大善寺已经名存实亡,1957年绍兴市政府拨款重新修建了大善塔,把寺庙的基座改建为商厦和办公楼。如今,城市广场的兴建更是把这里夷为平地,只剩下这座孤独的大善塔,见证着过往的风雨岁月和大善寺曾经的辉煌。现在的大善塔是宋代的形制,总高四十米顶层设为穹窿顶,置铸铁覆盆,它是绍兴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和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城市广场,一座座建筑错落有序的坐落在广场上,层层石阶把广场分成几何形状的块面。一汪汪碧水清澈见底,天光水色相互辉映,给广场空间更是增添了几分妩媚几分柔情。广场最重要的建筑是金字塔状的城市会展中心,有风格独特的绍兴大剧院,还有代表着绍兴文化风情的水乡戏台和乌篷船。
在这个城市广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古老的绍兴和现代的绍兴,已经有机的融为一体,以其继往开来的精神,塑造着今日绍兴更加光鲜的城市风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