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辑 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2015-08-10 07:44:03)
标签:

慈光阁

朱砂庵

新安画派

茂林修竹

赏心悦目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慈光阁

    我顺着半山寺一路下山,黄山群峰在我身后节节拔高,走下山来,我看到的是一个茂林修竹掩映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黄山著名的慈光阁。

     慈光阁最早的名字是朱砂庵,曾为法海寺。据历史记载,明代的嘉靖年间,玄阳道士居此,题额步云亭。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普门僧来到此地,把这里改为法海寺院,神宗敕封为“护国慈光寺”,皇太后为慈光阁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和钵盂等物。慈光阁曾经盛极一时,是当时徽州和宣州地区禅林之首。

     清代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和尚(弘仁法师)和国画大家石涛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并在黄山实地写生,留下大量的黄山山水画卷,成就著名的黄山画派。

     慈光阁在近代因战乱和社会动荡,寺庙日渐毁坏,至新中国建国后,这里仅存部分残破的楼堂建筑,经修复后建为宾馆设施。1956年,董必武先生为寺庙手书题额“慈光阁”。慈光阁所在的位置背倚黄山群峰,古木修竹掩映,环境十分幽静,曾是黄山宾馆重要的接待单位。

     慈光阁地处老人峰和朱砂峰之间,它的身后是金沙岭,岭后便是立马亭,立马亭旁的立马峰上,镌刻着雄浑的摩崖石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这里还有千僧灶、法海泉和披云桥等景观。

     现在的慈光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场所,已经开辟为黄山博物馆,展示了黄山的无限风光。展示了千百年来黄山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黄山的玉屏索道站就建在慈光阁的附近,乘坐索道可直达玉屏楼景区,这里已经成为登临黄山或是下山的必经之路。

    我在慈光阁稍事休憩,登临黄山的劳顿立马消退。阳春四月,慈光阁院落里花团锦绣姹紫嫣红,数以百计的紫玉兰竞相开放,青翠的绿叶烘托着那一朵朵紫红色的花冠,在阳光的辉映下更加灿烂,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好心情。

    走出慈光阁,我愉快结束了这次黄山之行。回首黄山,带给我的是一生中美好的回味。再见了,黄山,你给我的这次江南之旅带来赏心悦目的好心情,两天时间我在黄山上拍摄的近千余张照片,是一生永恒的珍藏。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第三辑 <wbr>再登黄山(三十)慈光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