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
黄山风景区内,到处是奇峰怪石,在这些奇石当中,可能最有名气的,当属“梦笔生花”,它形同笔尖朝上的一支毛笔,峰顶蹊跷的生长着一株奇松,让我们看了无不叹为观止。
梦笔生花处身于黄山景区北海的桃花坞左侧,是一座从峡谷中拔地而起的孤峰,它的命名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有一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看到黄山的北海景区群峰竞秀,山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他仰首向天激情的吟唱:“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豪放的吟唱惊动了山上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仔细瞭望,但见一位白衣秀才风度翩翩,长老上前施礼 请问尊姓大名,得知这就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白。长老吩咐小和尚抬来清泉酿造的米酒,备好文房四宝。长老举起满满的一杯酒,双手捧上为李白敬酒。李白慌忙回礼,双手接过米酒一饮而尽。
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歌赋,开怀畅饮美酒,好不得意。李白深感长老诚意相待,意欲草书诗赋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过望,小和尚铺纸研磨。李白乘着酒兴潇洒挥笔,长老及众小和尚分列两面,目睹那豪放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酒意未去,写完字挥手一掷,那毛笔飘飘摇摇直落谷底,遂告辞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头一看,那山谷陡然拔起一座孤峰,才知那是刚才诗仙李白扔下的毛笔所化。奇怪的是毛笔的笔尖上长出一棵松树,这孤峰矗立在桃花坞边,成就了“梦笔生花”的美景。
传说归传说,这“梦笔生花”的确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峰顶上六百年树龄的松树却日渐枯萎,终于寿终正寝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至今这棵松树标本还陈列在紫光阁的黄山博物馆里。“梦笔”失去了“生花”,顿时黯然失色令人惋惜,黄山管委会为弥补这一缺憾,于八十年代立起一颗塑料青松。二十年前我来黄山,面对着这棵不伦不类的假青松,心生诸多郁闷,既然无可挽回,何须以假充真。塑料松树一直在峰顶上矗立着,受到众多游客质疑,黄山人在尴尬中无法面对。
这一次登上黄山,我再一次面对这令人尴尬梦笔生花,不料却看不到那蹩脚的假松树,取而代之的是一棵和当年毫无异样的青松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定睛再看,确定无疑是一棵真正的青松。
我经过询问才得知,进入新世纪以后,黄山管理者终于下定决心,发誓要恢复梦笔生花的风采。说起容易做到难,要在千余米高的孤峰顶上的石缝里,栽种一棵碗口大的松树,几乎所有的人都捏住一把汗。黄山管委会组织专门的班子,协同有关专家,从选材,起挖,培植,移种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稳妥的步骤,经过漫长的过程,终于在2004年春天将一棵五十年树龄的青松移植到梦笔生花的峰顶。在后期的管理上更是不敢松懈半分,他们确定了专人护理,每天顺着悬崖峭壁攀登到峰顶,进行防风与防雨和各项管理,经过一个个酷暑严冬的艰难过程,终于把移植的松树护理成活。
其实在浩瀚的黄山景区,特别是在近些年开发的西海大峡谷,像梦笔生花一样拔地而起的千米孤峰,还有很多,峰顶和悬崖的石隙中也伸展着根深叶茂的百年青松,它们以令人神奇的英姿,点缀着黄山群峰的万千风采,只是,这些孤峰的风姿和韵味,无法和梦笔生花相媲美。
今天,我再一次站在黄山之上,看着这风采依然的梦笔生花,我不仅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鬼斧神工而感叹,更为黄山人珍惜黄山,爱护黄山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们付出的艰辛而感到由衷的敬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