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济寺
芜湖的广济寺位于赭山南麓,是芜湖地区重要的佛教旅游胜地,也是在江南颇有影响的寺庙。
说起广济寺的历史很有些传奇色彩,据历史考证,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9年),韩国王子金乔觉南下渡海来到大唐,他从长江口逆江而上在芜湖离船登岸。他选择了芜湖的赭山,在南麓搭建茅屋而居并在此修行数年。后来他去了九华山,开辟了九华山丛林道场。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敕颁九龙背扭金印一枚给广济寺,金印重八斤八两,印文为“地藏利成金印”。因为金乔觉曾在这里修持,所以赭山的寺庙亦称小九华,芜湖的广济寺是九华行宫。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圣诞日,八方香客如期而至,在这里烧香拜佛,祈福还愿。每到此时人潮如涌,灯火通明昼夜不息,广济寺内大殿香烟缭绕,香火颇旺。
在芜湖广济寺,千百年来形成一种民间传统习俗,凡是江浙以及韩国香客朝拜九华山,都要先到芜湖的广济寺拜谒九华行宫,盖头印、敬头香后再上九华山。
历史上的广济寺,始建于唐乾宁年间(公元894年),千百年来多次兴衰并屡废屡建,明景泰年间,清乾隆和嘉定年间都曾有修缮,最后于咸丰年间重建。文革期间广济寺更是遭到严重破坏,并且停止了广济寺的宗教活动。直到1983年国务院确认芜湖广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的重要寺院,并交付佛教界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
进入新世纪以后,芜湖政府批准对广济寺予以扩建重修,现在的广济寺占地面积达两万三千余平方米,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寺庙内堂殿相接层层叠叠,各个建筑之间错落有序而疏密有间。
纵观现在的广济寺,寺庙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分布的格局,由南至北的中路依次为照壁、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和最高处的宋塔。东路则是斋堂、僧房、藏经楼、药师殿和后山门。西路主要为园林绿化区、无障碍通道至滴翠轩。
广济寺地势是步步登高,走出大雄宝殿身后就是八十八级陡峭的石级路,步履艰难的拾级而上,犹如登天的感觉。登上石阶,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雄伟的古刹突兀的矗立在眼前,这就是广济寺著名的宋塔。该塔建于北宋治平二年,塔高五层,飞檐铁马,八面玲珑,每层外墙镶嵌着佛像砖雕。“尺幅绽红萧寺嵌,松竹阴中孤塔白”,宋塔历代都被誉为芜湖古代八景中的“赭塔晴岚”。
如今,广济寺的滴翠轩里茂林修竹,寺庙内古木参天,古银杏树高高耸立,见证着广济寺千百年风雨沧桑的历史,广济寺不仅是芜湖一座古老的寺庙,也是一个值得游览的旅游景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