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辑 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2015-07-03 08:27:40)
标签:

滨江公园

长江

中江塔

临江塔

如诗如画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江滨公园

    

     芜湖市毗邻长江,长江沿岸历史上是芜湖繁华的地区,沧桑的历史变迁让长江沿岸建筑拥挤,交通拥堵,影响着芜湖的城市发展。

     近些年芜湖市政府用长远的发展眼光,对长江沿岸进行了新的规划建设,江滨公园应运而生。

      芜湖滨江公园在芜湖市西部的长江东岸,北起芜湖造船厂,南至鲁港大桥,全长近十公里,宽度在一二百米之间。这里秉承悠久的青弋江文化、镜湖文化,现在更是融入博大的长江文化。芜湖市滨江公园一带历史上曾有很多老建筑和明清古民宅街坊,但在多年的拆建中大多不复存在了。现存的古建筑中江塔、天主教堂、海关大楼,孤独的屹立在现在建筑的丛林中。

  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工程一直没最后建成。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在原来的两层上重新建成。成为五层八角风水塔,这个工程前后跨越了60年。古时候,人们把长江的从九江至京口(镇江)一段,称为中江,故而有中江塔的称谓。  中江塔是砖石结构,高三十五米,当时建成的时候,中江塔是有刹有檐的。每层每面均有一门,门两边各有一窗,专供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中江塔成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滨江公园是通过国际招标,追求高品味的设计方案,由荷兰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中标承担综合设计任务。滨江公园景观带设计中吸收了武汉、上海沿江景观带的精华,突显欧式风格,将固若金汤的防洪大堤不露痕迹的隐藏在如诗如画的景观之中。同时又兼具防洪、景观交通、商务等诸多功能,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功能。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融汇天主教堂、老海关、太古码头等老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里成为一个和谐的城市休闲公园。 滨江公园还利用江南园林的建筑元素,把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园林风情含蓄的流露出来。

     晨曦中,我站在诗画般的滨江公园,芜湖市两座标志性的城市建筑呈现在眼前,古老的中江塔和充满现代风格的临江塔坐落在长江之畔。夕阳下那曾经的古塔斜影,早已深深烙进芜湖人的心里,现在两塔相映,标志着古老的芜湖和现代的芜湖已经完美融合在一起。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二十五)江滨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