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翻越古栈道
我游览了姜维祠,穿过纪念红军血战剑门关的红星广场,一路步步登高,渐渐走上一座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群峰耸立,峡谷幽深。我站在围栏边向山谷探望,不由得让我倒抽一口冷气。只见绿树葱茏,深不可测。
在通向剑门关的两个山巅之间,悬挂着一根简易的高山滑索,横跨在数百米宽的山谷之间,峡谷深达数百米,令人不寒而栗。我顺着山巅曲曲弯弯的小路,越过索道站延伸了数百米之后,就走上了艰难的剑门栈道。
据说,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借助栈道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当时建造的的古栈道,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如今,在这些壁立的山峰之上,又依山重建起了险峻的盘山栈道,供游人登山观景。
剑门山脉为龙门山支脉,其横亘于广元市元坝区和剑阁县北境,东南延伸绵延数百里,这里群峰突兀,山涛云海。这里以低山地貌为主,山岭密布沟壑交错,峰连绝险峻岭横空。
剑门山以天险之地构成川北屏障,成为险绝的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
剑门栈道
,就建在这地势险恶的悬崖峭壁上,它依山傍势,凿石为穴,凌空架木。长长的栈道在青翠的山崖间盘旋延伸,就象一条白色的长龙翻滚腾跃在峭壁悬崖之间。绵延婉转的盘山栈道,在险峻陡峭的大山石壁上,刻出一道道优美的曲线。
今天正赶上下着蒙蒙细雨,高悬的栈道幽深湿滑,我步履维艰的一步步的顺着栈道向峡谷深处走去。心里明知道为游人修建的栈道很坚固,却禁不住有点胆战心惊,只能手扶石栏,一级一级的缓步而行。
我就在这剑门栈道上行走着,整个大山谷没有一个游客,刚才山顶见到的几位游客也不知哪里去了。也许是面对这艰险的栈道望而却步了吧?我只好孤身一人顺着栈道,步履蹒跚的向幽深的峡谷走去。
我在石门栈道景区和明月峡景区都走过栈道,除了那寻幽访古的情趣之外,好像还没有真正感觉到栈道的艰险。而此时身处剑门栈道的我,上边是万仞之峭壁,下面有看不到底的山谷。脚下是湿滑的栈道。我怀着一颗寂寞的心,迈着迟钝的脚步,一步又一步的向前延伸,此时此刻,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走向无底的深渊。
我中途几次迟疑过,我怀疑我走的这条栈道是不是通向剑门关的必经之路,我几次动摇过,甚至希望回到刚才葱茏苍翠的山巅。回首仰望,悬崖上通向山巅的路是那么遥远,栈道像是一条通向苍穹的天梯。俯首山谷,栈道还在险峻的山谷崖壁上向下延伸,山谷的对面悬崖上,隐隐一条栈道迂回曲折的挂在山崖上,一直蜿蜒的通向对面的山顶。
我呆呆的站在这感觉摇摇欲坠的栈道上,天哪,如果我必须越过峡谷,从对面栈道再攀登上山癫,才能到达剑门关,我真后悔选错了路,还不如选择从高空滑索滑过去,免去这栈道之苦。但我知道,此时的我已经没有退路。无论多么绝望也必须走过去,必须走过这空无一人的大峡谷。
绝望反而给我树立了破釜沉舟的信念,我的脚步坚定了很多,速度也加快了一些,下到谷底,我穿过一座悬索桥到达峡谷对面,再回头看对面山谷,我刚才走过的栈道像是一条几何形的曲折线条,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山崖之上。
我在这艰难的古栈道上行走着,默默的吟诵着《蜀道难》的不朽诗句: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如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飞尚不得过,猿猴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我用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走出了大峡谷,好在沿途有秀丽的峡谷风光,冲淡了我的恐惧感和无奈的寂寞。我过天梯峡走到柿树坪,来到剑门关下。我抹去额上的汗水,长舒一口粗气,庆幸我在有生之年,能在这艰难的旅途上,亲自体验一次巴蜀古道的艰难,亲身体会一下蜀道难的千古感叹。
这也算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意外收获吧,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