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 勉县武侯祠
武侯祠历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一座代表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
武侯祠占地八十余亩,融古代建筑、园林、文学艺术、书画、雕刻、彩绘于一体。祠内文物丰富,碑石林立,其中,《唐碑》于197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武侯祠内遍悬匾、联。著名的匾额有:“高山流水”’“醇儒气象”,“代仰清高”,“大汉一人”,“大器无方”,“天下奇才”,“其犹龙乎”,“山高水长”,“伯仲伊吕”。这些匾额均寓意深重,字迹浑厚,雄劲有力。
其中最著名的对联有: “扶汉室坚惟谨慎,乃能担当事业;
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踔云霄。”
1928年,近代著名的冯玉祥将军至此,他挥笔题写对联: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这幅对联一直嵌于武侯祠大殿背后墙上。
武侯祠的大殿内,有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羽扇纶巾,目光凝重,栩栩如生,身侧有关兴、张苞左右站像。坐像前额殿中,悬有清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1803年)亲笔御书“忠贯云霄”著名匾额。
在鼓楼东院里,有一株高大的“旱莲”树,高约十米,直径约四十厘米,它于春初开花,花型恰似盛开的莲花,芳香扑鼻,真可谓旷世奇葩,人们把它理解为是诸葛亮淡泊廉洁的象征,倍加呵护。旱莲已被植物界认定为世界稀有花树,树龄已达四百余年,被确定为汉中市“市花”。
武侯祠内的院子里古树参天,郁郁葱葱。院内现有古柏十八株,(据说原有六十四株)直径都在一米左右,古柏经植物学专家测定,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树龄,至今枝叶繁茂,为武侯祠增添更多古香古色的悠远意境。
此时的武侯祠里游人不多,葱翠葱茏的古树笼罩下,四处一片静谧。我穿过武侯祠,径直走过最后一道院落,那里面是一座依山临水的望江楼。
我登上飞檐斗拱的望江楼,凭栏临风,高瞻远瞩,顿觉胸怀开阔了很多。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定军山巍然屹立,只是滔滔汉水已行将日益枯竭,没有了当年的浩瀚,只留下那漫漫河滩,和那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这里没有了那昨日的烽火硝烟,没有了那乱世枭雄之间的血腥厮杀。昔日的群雄称霸,都已是过往云烟,如今只剩下一堆堆散乱的白骨。个中是非,万世恩怨,都埋葬在这千里沃野之中,都尘封在这历史长河之中。只有那大殿里悬挂的字画,让我们依稀感悟到这里曾经的血雨腥风。
今天,我们在这里引经据典、笑谈三国,无非都是枉做多情的感慨。曾经一代代煮酒论英雄的狂妄和孤傲,如今也不过都是茶余饭后的佐料。
人类数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尽在后世见仁见智的评判中延续,人生的个中真谛,也都在人生的漂泊和岁月流逝中磨砺殆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