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绘画的愉悦
少波的这次油画写生展。总共展出了一百幅油画风景作品。由少波老同学和林建东老师各展出五十幅,是从他们近两年创作的二百幅油画写生作品中选出。代表了他们的绘画基本水平。
少波的画作大都是小幅的风景习作,是他近两年大量的写生成就。几年来,他无数次到崂山各景区和海滨实地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他在老市区那些风格各异的老建筑和弯曲的街巷里,留下他辛劳的身影。
林建东老师和我是同龄人,他是文革前青岛九中的学生。比起少波来他的绘画时间较长,基本功较好。他的作品纸幅较大,笔触更细腻,和少波的粗犷形成鲜明的反差,林建东老师的作品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其间,他俩数次和指导老师陈宏太一起去威海实地写生,去乳山的古老村落采风,今年还去淄博的峨庄绘画写生基地和福建云水谣绘画基地写生,带着丰硕的成果,带回大量的写生作品。
少波他们在实地写生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几十上百篇的油画习作,不仅欣赏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更是享受了这个美好的过程。少波在他的写生花絮中写道:
“乳山的银沙滩,朋友有处房子在那里,我们常去乳山写生,晚上落脚当然就住在朋友家里。拿出自己带的啤酒,到市场买点小海鲜一煮,举杯相对小酌一番,饭后到海边散步,享受的是令人陶醉的度假生活。
·····我们去乳山写生,都是和陈宏太老师一起,他四十多年前下乡上山去了乳山的海洋所,那有还有他熟悉的老乡。陈老师是个怀旧的人,村子里的景色也很淳朴,胶东风味的老房子,古朴的低矮门楼和院墙,几棵枝叶摇曳的老树,遍野金黄的玉米。······我们每次去乳山写生,都会来到海洋所,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能画出浓郁的胶东气息”。
我祖籍是乳山,虽从小一直在青岛生活,却也喜欢到家乡去享受那浓浓的乡情,看着少波和朋友们的精美画作,俨然又闻到胶东乡野间那温馨的草香,又听到那熟悉的乡音,此时此刻,我会陶醉于那怀旧的岁月,感悟内心那份深切的回忆,唤起那百感交集的情愫。
今年十一月,少波他们去福建的云水谣写生基地采风,在那里饱览了文化内蕴丰厚的闽南风情。少波是这样描述的:
“福建的云水谣不愧是一块绘画写生的宝地,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师生和摄影家,络绎不绝的来这里写生、绘画、拍摄。我们在写生的同时,也观摩了不少油画高手的精心写生作品,收获颇丰。
······云水谣有山有水,最突出的是那风格独特的福建土楼,那充满浓郁闽南风味的民居,我们每天都在这些土楼和民居间奔波,选择理想的角度写生,那深灰色的屋顶,斑驳的土墙,留下历史的沧桑。遍布山野的香蕉树和南国植被,点缀着五彩斑斓的闽南风光。在云水谣这里选景,不无需到处搜寻,东西南北前后左右都是诗情画意的景色,即使你画上两三个月也不会重复。晚上我们一起品尝闽南风味菜肴,喝他们自己酿造的米酒,饭后品尝房东自己制作的乌龙茶,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少波学画有一种刻苦精神,写生生活也不总是美好的,各种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少波是这样描述的:
“云水谣虽然风景优美,就是毒蚊子特多,而且很猖狂,我们写生手露在外面,一会就叮的肿块斑斑,又疼又痒,写生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淄博的峨庄乡永鸿写生基地,中央美院的杨云飞老师每年都会来这里写生。这里的食宿条件远不如福建的云水谣,经常停水停电,十月中旬的气候已经很冷了,早上接近零度。我们带的衣服不多,这样的环境下写生也是很艰苦的。出来画画不是为了享受的,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成绩不菲。每个人都有出彩的写生作品”。
少波和他的朋友们享受着绘画的美好过程,他们的绘画作风也是严谨的,对艺术的追求也是锲而不舍的。少波是这样调侃自己:
“
都说油画荷花最难画,荷叶形状千篇一律,其绿色千变万化很难表现,于是我们专门到小西湖去挑战荷花,今年六月,我们连续十几天都在公园小西湖画荷。
面对碧波荡漾的荷花琳琅满目,叶绿花红令人陶醉,要准确地用油画表现他却何谈容易,你要用冷暖关系区分各种绿色,还要注重透视关系的虚实结合,选择最能打动你的精彩部分。虽然没画出荷花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风采,绘画的过程那是相当的过瘾。
写生的时候,旁边常常围着一大堆人在看,七嘴八舌的褒贬不一。看来。出门写生还得有胆量。也得脸皮厚呀,哈哈。
·····我们每次写生,都是在挑战自己,画得好,高兴,画得不好,也是一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但画不好的时候内心还是很纠结的,绘画就是这样,能给你带来快乐,也会掺杂着许多沮丧,我们经常自嘲的一句话是,画不好还画不坏?阿Q啊,呵呵”。
少波他们在艰难和快乐中享受着绘画的无限愉悦,这深深地感染着我,看着他们一幅幅朴实无华的写生作品,我如临其境,内心和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他们一起分享着绘画的丰富过程,分享着少波喜怒哀乐的绘画生活。





以下是林建东朋友的写生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