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市场的隐忧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有一次惬意的旅游行程,无疑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事。当我们还在羡慕着西方世界汽车洋房的时代,西方人已经把旅游作为精神生活中一个最高境界。
其实在古代的中国,旅游也是文人雅士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精神境界,尽管当时的交通和物质条件,旅游是一件充满艰辛的活动。
今天,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人们视野的开拓和延伸,对那求异心理的极度满足,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重要选择。那名山大川的美丽诱惑,那异国他乡的迥异风情,无时无刻不在撩拨着人们蠢蠢欲动的心情。
我是一个酷爱旅游的人,在近二十年的时光里,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主要省市和著名旅游景点,旅游活动大大的丰富了我的精神境界,给我的生活带来回味无穷的生活情趣。
近一二年来,我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和热度却有了很大的降温,不是因为无景可游而日渐淡漠,也不是因为心力交瘁而止住脚步,却是因为旅游环境让人越来越多的失望,旅游市场令人越来越多的沮丧,就像大城市里充满阴霾的天空,给我们的旅游和出行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
今日网络浏览,又看到海南旅游市场的严重宰客行为,又一次唤起我对中国旅游的忧虑,令人一时语塞。
海南“宰客”事件回顾:
2012年春节期间,岛城海南突然“声名鹊起”。然而让这个国际旅游岛名声远扬的,并不是那里独特的热带风情和风景,更多的则是景区、餐馆宰客、导游甩客、强制购物等恶劣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三亚市委市政府一则旅游案件零投诉的《声明》,更将这个旅游大省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海南旅游宰客现象由来已久,也屡见报端,当地政府也多次表态要下狠心整顿。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政府整治的收效甚微,其根源到底是什么?
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通过参团旅游,不仅亲身体验到低价旅游团背后的“高消费”内幕,而且亲耳聆听到“宰客导游”及“宰客旅行社”面临的生存困境与无奈。
2012年7月6日,海南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在海口召开。海南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在会上怒斥无良导游,同时认为旅游委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市场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此他表示要自我检讨,并坦承自己“不称职”。
从陆志远的怒斥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由“无良导游”而起。但导游们为何偏偏在海南就变成屡教不改的“无良”呢?
政府监管的短板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从根源上彻底杜绝“无良导游”的滋生?又如何将“无良导游”教育和规范成受人喜爱的好导游?
最新报道:海南岛极具诱惑的“海底潜游”更是因为高额回扣而备受质疑,480元的潜水收费,导游回扣竟达330元。还有不胜枚举的自费项目,让旅游宰客越来越离奇,让游客更加胆战心惊。
对海南旅游现状,我不想做什么评判,更不想听当局们假腥腥的道歉、承诺和所谓的改进措施,海南旅游也不过是中国旅游市场怪现状的冰山一角,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要游客承担高额离谱的旅游门票,都会或轻或重的存在着无法逃避的陷阱和宰客行为。
我们设想,当你带着愉悦的心情,利用一个难得的假期,设计一次期望以久的旅游活动时,你前往的目的地竟是一个充满陷阱,黑幕重重的地方,难道你不感到这是一次悲壮之旅么?
你在行程中尽管捂住口袋,不被盗抢所害,却不得不在导游和旅游景点的勾结下,在软硬兼施的讹诈中,一次次极不情愿地掏空你的钱袋,让你的旅游成本一次次的超支。回头却发现,所有的甜言蜜语都是可耻的欺骗,你的旅游过程还愉悦么?你还能享受旅游所带来的高雅享受么?
即使你腰缠万贯,不在乎这点小钱,那么你对于这种层出不穷的欺骗和防不胜防的愚弄,在笑容满面的导游和不良商人诡异的狼狈为奸面前,你那体面的尊严和脆弱的虚荣心,还能承受这被扼杀的境遇么?
想到这里,我跃跃欲试的双腿不由的沉重起来,我梦寐以求的旅游欲望顿时烟飞灰灭,旅游成为我欲罢不能,欲恨不忍的矛盾抉择。
我不知道,中国旅游市场这种现状还能延续到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这样的旅游市场和这样的管理当局,还能衍生出多少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欺诈。
我不知道,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你们会作何感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