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情的演变

(2013-02-11 19:06:40)
标签:

精神生活

涟漪

诚信

深情厚谊

拜年

分类: 人生感悟

                  亲情的演变

     春节,在中国民间而言,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欢聚的日子,哪怕是在经济和物质条件十分贫乏的年代,农历春节那浓郁的节日气氛,亲朋好友之间那份真挚的亲情,还是令人十分怀念。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提高了,人和人之间的亲情却淡化了,节庆活动中的商业氛围日益喧嚣,人们内心的那份温暖却是越来越少。

    记得三十年以前的春节,元旦过后春节的气氛渐渐浓厚,大人们要为如何过年绞尽脑汁的操劳,在捉襟见肘的有限工资中盘算着一年的生计,计划着如何改善春节生活,勾划着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间的互相拜访。

    孩子们没有这些忧虑,他们只知道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好东西,可以享受那份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那时候家里的电视还没有普及,音质低劣的半导体收音机播放着单调的广播节目,一家人围聚在窄小的居室中,在清贫中享受岁末除夕的天伦之乐。

     初一一大早,家家户户早早起床,开始了无休止的拜年活动,邻居之间要拜年,哪怕是登门只说一句:“过年好”也会营造起热烈的节日气氛。邻居平时即使有些过节,春节期间见面一句过年好,便前嫌尽弃,又开始新的交往。那些小孩子,有时只为可以得到几颗糖果而挨家挨户的拜年。

    已经参加了工作的年轻人,就会和同事们三五人甚至十几人组成一伙,从给师傅拜年开始,到同事间的互相拜年,街上浩浩荡荡的人流都是拜年的大军,有时候来到一家,屋里有客人就给冲走了,有时候前面的人说完“过年好”,后面的还没进家门,屋里已经无立锥之地。只能象征性的每人点上一支烟匆匆告辞。

    记得1972年的春节,几位同学骑自行车结伴拜年,一同学刚点上一支主人递上的卷烟,就转身离开离开同事家,在跨上自行车前把烟掐死,顺手放进衣兜,由于匆忙没有掐灭,等发现衣兜冒出浓烟,新棉衣已经烧了一个大洞,险些毛衣也烧透了。虽然这位同学后来升为正局级干部,这件事还会成为我们偶尔的笑谈,感叹中成为茶余饭后的佐料。

    那时候,虽然极左政治的压抑让人们不敢越雷池半步,但人和人的地位相对平等,社会的人际关系还是很淳朴的。即使是在厂长经理家里,春节职工来拜年。领导也会十分客气的热情接待。绝不会像现在的厂长经理们,别说是登门拜年,就是平日,除了工作场合外,职工是不可能见到领导的,领导的办公室职工是进不去的,领导的居家更是绝对的机密。利益的倾斜已经把传统的干群关系完全割裂,如临大敌成为严重对立阶级。甚至发展到严重的社会矛盾。

    那时候的春节休假,大街上基本上是拥挤的人流在涌动。上班以后节日气氛意犹未尽,又开始了互相请客的风潮,直到过了正月,请客喝酒的风气才渐渐淡下来,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三十年过去了,春节的内涵虽然没有实质的变化,节庆形式和亲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住环境的变化让人们有了宽敞的新居和高档的装饰,传统的邻里关系却已经荡然无存,居住十几年的邻居,连工作单位甚至尊姓大名都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互相往来。更有甚者,邻居之间更得加倍提防,生怕邻居掌握了自己的家庭隐私。

     现在的春节,除了铺天盖地的商业促销,街上清冷了很多,互相流水般拜年的人流已经不见了,电视网络和现代高科技的生活方式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走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人们对亲情的渴望和依赖大大降低,都在用各自的方式享受自己的人生。春节期间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替代了劳累的奔忙。

    人际之间的关系形同陌路,让我们感受到当今社会的冷漠,甚至感受到世态的炎凉,这其中除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经济利益不公,社会管理无序和残酷无情的利益驱动,已经让人们感情的底线受到强烈的冲击,道德的沦丧让人们只能在无奈中,品尝心灵的失落和内心的酸涩。

    人们真的对亲情如此冷漠么?不,人们的情感都潜藏在内心深处,都在深深渴望那份朴实的真情和日渐逝去的彼此信任。

    从除夕下午开始,我的手机不停地鸣响,一个个祝福电话和短信拜年飘然而至,让我应接不暇,到初一一整天,我的手机已经用光了两块电池。每一个电话和短信都让我怦然心动,都传递着一份温馨的祝福,都传递着浓郁的友情。

    我是一个退出江湖的人,没有了同仁间的礼节性应酬,没有了利益驱动的合作伙伴和尔虞我诈的官场礼仪,能一直保持联系的人都是数十年的老同学,老同事,还有那些多年来彼此信任,互相关切的朋友们。一句质朴的问候,给我们晚年平静的心海激起一层涟漪,一个衷心的祝福,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真诚的情谊,一段简短的文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嘱托,都浸润着令人怀念的深情厚谊。每一个电话,都涌动着潜藏其中的千言万语,每一个短信,都会勾起我们尘封在心底的那份真挚。   

    我感谢老朋友的这份深情的关切,让我迟暮之年的心灵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让我在怀旧的气氛中品味多彩的人生。这些真善美的心灵,让我看到人性本质的力量和社会的希望。

    我相信,当我们的社会走向真正的民主和公正,人和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诚信,国家走上真正的法治社会轨道,我们的民族将是充满希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