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北的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人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地都有一些剪纸高手,用他们灵巧的手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陕北的安塞剪纸,是中国剪纸艺术一朵绽放的奇葩。
安塞的剪纸艺术,与撼山震岳、激越奔放的腰鼓相比,安塞剪纸更是洋溢着作品内在的含蓄之美。剪纸作品既有粗犷豪放、雄浑古朴的民间传统题材,又有洋溢着鲜活浓烈的现代生活气息的上乘之作,令我们叹为观止。
安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安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而自然环境相对单调、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的艰难磨砺与理想境界的遥远,激发了他们生命和精神世界的强烈张力,因而这里民间艺术的创作往往构图古朴豪放、色彩大胆浓烈、造型明朗夸张,极富想象力。
安塞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多是女性。这是因为农耕社会的分工,让绝大多数妇女把她们一生的追求留在了家里,于是,她们的精神世界在剪纸艺术中找到了寄托。
在安塞农村,95/%以上的妇女会剪纸。当地民歌中这样唱到: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随意)铰(剪)的。意思是说,看一个女子是否聪明灵巧,得看她窗花剪得好不好。
安塞的剪纸艺术就像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花,质朴而美丽,并有着强烈的个性。安塞剪纸没有什么历史记载,全凭家庭女性长辈的口传心授。女孩子从小就被妈妈或者祖母手把手地教会剪纸,所以至今许多人家都保存有用烟熏成的祖传古时花样。代代相传的传统和相互交流、不断提高,使安塞剪纸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多年来,安塞剪纸的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种:美化环境,在安塞农村,随处可见农家窑洞、房舍窗棂上美丽的窗花。尤其在春节,更是妇女们展示自己的才华相互竞技的好机会,内容多为代表平安吉祥的牛马猪羊和老虎狮子;婚嫁时装饰洞房,窗花是这时必不可少的,讲究也最大,作品往往带有阴阳结合、生殖繁衍的寓意;用于宗教礼仪的装饰,如神龛上的门帘、门神等;用作刺绣和缝制布玩具的底样,常见的有枕花样、鞋花样、兜肚花样等。我在在延安大街上看到,有的建筑外墙上,镶嵌着剪纸艺术图案作为建筑装饰。剪纸艺术,已经成为陕北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安塞的剪纸,个性非常强烈,很少有重样的。因为在当地,剪纸是人们自我欣赏的艺术,女人们是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觉,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想怎么剪就怎么剪,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创作上颇似当地民歌信天游,强调“随心走”,因而作品各个生动真挚、寓意深长,毫无模式化的弊端,使得任何一位稍稍懂得或喜爱艺术的人,都会为其倾倒和惊叹。
在延安的枣园和王家坪,我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里看到许多剪纸作品的,有的装订成册,有的裱糊成画作。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那一张张令人叹为观止的剪纸艺术佳作,强烈地冲击着我的眼球,震撼着我的心灵。
近些年来,陕北的剪纸走出寻常百姓家,已经成为一种产业,他们的剪纸作品走出陕北,走出中国,踏上世界的舞台。更有一些走出农家的剪纸艺人,他们离开黄土地,走进专业美术学院的殿堂,专业理论的启蒙,多门类艺术的熏陶,让她们成为新一代的艺术家。她们把古朴的剪纸工艺揉入更多的现代题材,揉入现代美术领域的创作元素,把浮雕、版画、水墨画的技法融为一体,创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纸作品。
我从这些题材各异的剪纸作品中,看到她们通过剪纸作品表达了自己情感中的喜怒哀乐,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孜孜以求的向往,看到陕北剪纸艺术更加辉煌的发展方向。
我更通过这些剪纸作品,看到陕北妇女那纯朴外表里潜藏的丰富情感,看到陕北人乃至陕西人那博大的心灵和多彩的内心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