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震撼的兵马俑
如果你到西安旅游,在你所要游览的旅游景点列表中。恐怕所有的人都会把兵马俑放在第一位,可见兵马俑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以及他在西安旅游业的重量级地位。我当然也不会例外。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西安临潼区骊山之北与秦皇陵相距仅有1500米之隔。
秦皇陵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博物馆,也是世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激情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秦俑,就不算来过中国”。此后秦兵马俑被世界列为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的发现,说起来实属偶然,1974年,秦皇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和发掘,终于揭开了埋葬于地下两千多年的秦兵马俑宝藏。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建立博物馆,经过周密细致的开发,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的参观者展出,轰动一时。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俑坑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兵马俑是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化,彩釉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精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各不相同: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这些栩栩如生的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如果说,一号坑的发现,是农民打井偶然的发现,二号兵马俑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严谨的科学钻探的新发现。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新坑。
二号坑保护大厅竣工后,正式的科学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了。1994年3月1日,在二号坑保护大厅内举行了隆重的二号坑开工典礼,时任国家文物局的局长张德勤亲临现场,宣布了兵马俑二号坑发掘工作的正式开始。为了保证这一重点考古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国家文物局专门成立了二号坑专家组,以全面指导考古、科研和发掘工作。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出土了陶俑陶马共1300多件,战车八十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列中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补弩张缓慢之虞。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六十四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现在仅残留遗迹)。每列八乘,共有八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四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三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十一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一、三列为战车六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
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联系。
在兵马俑浩大的阵容里,有一组陶俑队伍引起我极大的好奇,浓密的胡须,异样的面容,似乎是一列异域民族的身影。这是否说明在千百年前的秦朝,古城长安已经有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广泛交流,丝绸之路的通畅和交流给大秦帝国带来繁荣的外交活动。
我们站在兵马俑这威严的阵容队列前,那强大的震撼在我们心中涌动,在那个科学尚未发达的远古年代,别说是秘密的地下施工,就是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完成这样一个工程浩瀚的艺术巨作,也是一个十分艰巨浩大的工程,我们先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让我们震撼、敬仰。
那每一个陶俑生动的神情,那每一个造型的栩栩如生,无不再现了大秦帝国兴旺发达的强大气势,显示着古代先民精湛的工艺水准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兵马俑给我们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俑坑还在不断的发现和发掘过程,已经发现和发掘的俑坑也需要更为慎密的修复,兵马俑所蕴含着更多历史信息等待我们去解码,还有更多的历史之谜等待着我们探索,我相信未来的兵马俑给我们展示的,将是一幅旷世无双的传奇巨作。
今天,我们面对这气势浩大的兵马俑阵前,已经无需抨击大秦帝国暴君奢华无度的生活和对权力的强烈欲望,也无需哀叹这样一个工程耗时多年的代价,以及耗费了多大的国力和财力,更不必探究在这个浩大的工程过程中,有多少悲惨的生命留下他们寂寞的孤魂,因为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兵马俑的发现,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是推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一座历史丰碑,是华夏民族可以引以为豪的历史遗存,是一座空前绝后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兵马俑,足以让我们中华民族为之震惊,更足以让整个人类世界为之震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