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镇宅之宝

(2012-01-30 08:46: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拾趣

我的镇宅之宝

                 我的镇宅之宝

    我酷爱奇石,说起来竟是四五十年了,期间曾有过一段近乎痴迷的阶段,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现在身边收藏的奇石并不多,大大小小也不过百余块。

    灵璧石在我的收藏中是一个大类,这源于我对灵璧石的钟爱。九十年代中期,我曾经两次专程到安徽考察灵璧石产地,在灵璧县古老的土地上,我走遍盛产灵璧石的乡野村镇,穿村走户的寻觅过散落在民间的灵璧石,也看过那些专业加工灵璧石的作坊。我两次共带回百余块奇石,基本囊括了灵璧奇石的各个品类。

    关于灵璧石的历史传承和特点,我曾在以前的博客文章中专题介绍过,它在千百年历史上,广为历代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所喜爱,也曾经是宫廷几案上的陈设。历史、文化、艺术的熏染,已经成为灵璧石璀璨的光环,现在更是奇石爱好者眼光追逐的目标。

    在我的灵璧石收藏中,最让我钟情的,是被我称作镇宅之宝的这块红灵璧,它长约96公分,高约38公分,厚约30公分,整体像一座巍峨绵延的群峰,它峰岚耸立、沟壑错落、纹理沧桑、经纬致密,通体呈砖红色。它质地温润细密,叩之铮铮有声,我为之命名《层岚叠嶂》。有点俗,我却没有更好的称谓取代。

    在灵璧石中,常见的是黑灵璧,亦称磬石,红灵璧却是相对少见,而且造型如此突兀繁复,质地如此温润的灵璧原石,实属难得。这是我在第二次考察灵璧县时偶然得到,它坐卧在老乡的堂屋一角,当它映入我的眼帘,让我的眼睛之一亮,便立刻爱不释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经过简单的讨价还价,我将这块灵璧石纳为己有,并随车带回青岛(至于价格,恕我卖关子,保密,呵呵)。这,便是我和《层岚叠嶂》的千里不解之缘。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经近二十个年头了,由于他重量不轻(最少也近三百余斤),期间我一直没确定最后的定居地,也没有为它配上底座。让它在仓库里静静的沉默了十几年。去年我找到一位南方的年轻老板,他在青岛多年专为奇石配制红木底座,由于制作技艺精湛,在圈内小有名气。他看到我的红灵璧也大为赞赏,精心设计,为《层岚叠嶂》配置了一个松云浮雕红木底座,是用一整块红木雕制而成,祥云缭绕,奇松飘逸。奇石和底座天衣无缝的结合为一体,在高雅的红木底座烘托下,《层岚叠嶂》更显得磅礴壮奇,蔚为大观。

    现在,《层岚叠嶂》坐落在我客厅的一侧,我坐在沙发上可以每日神游其间,欣赏那温润如玉的灵璧质地,从那纵横交错的沟壑间,从那峰巅错落的傲然气势中,感悟浓缩在《层岚叠嶂》之中的壮美大自然,感叹天公造就这块灵璧奇石的鬼斧神工。

    每每看到灵璧奇石《层岚叠嶂》,都会让我情趣盎然、诗意勃发,都会让我心境悠远、神情安逸。

    它是我灵璧石收藏中的精品之作,它是我心中的“镇宅之宝”。

我的镇宅之宝

我的镇宅之宝

我的镇宅之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风信子
后一篇:唐菖蒲开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