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人的后天,教育和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青年时期。这个期间所奠定的思想体系,将会成为决定他一生的行为规范,也就决定了他的人生命运。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之中有很多哲理的成份。
我的青少年时期,所受到的是传统教育。没有脱离学而优则仕的范畴,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的束缚,在处世为人上,深受文人士大夫清高孤傲的影响,不甘沉沦,不随波逐流成为激励人生的信条,把维护尊严提到生命至上的高度。政治上,曾是被愚化到根深蒂固的境地。
进入社会,才知道理想和现实那么的水火不相容,人生之路是那么的寸步难行,物质利益和精神的较量,金钱和实惠总是占据明显的上风。追求精神世界的高雅,总是受到社会无情的戏弄和嘲笑,维护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在物欲横流和权势如山的高墙面前,总是被碰撞的支离破碎,遍体鳞伤。
偏偏一个冥顽不化的我,一个自以为不算很笨的我,不屑于迂回变通的法术,不齿于阿谀献媚的拍马,不甘于同流合污和随波逐流,更是拒圆滑于千里之外,面对磨砺,敛锋锐于内,而自豪于精神境界的棱角鲜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期,是我人生的一个低谷,仕途失意的挫折和情感生活的创伤,不但没让我屈从收敛,反而更加激励了我坚定的人生理念。
一九八七年是机关事业单位享受带薪休假待遇的第一年,我于四、五月间自费出行,离开海滨城市的括噪和官场的喧嚣。我攀登东岳泰山极顶,感悟“山高我为峰”的豪情,我游走于中原故地,追寻少林古刹之梵影,我漫步于伊阙断壁,感悟龙门石窟那超凡脱俗的意境。我天马行空,若驰骋于无人之境,我思绪飞扬,任遨游于海阔天空。
八七年秋,精于书法绘画的老岳父伯平先生,感念于我的矢志不移,依我选定的自勉之辞,为我书写了“宠辱不惊,我行我素”横幅。我与老岳父相敬如宾却心境相远,他虽满腹经纶,知书识礼,性情却是迂腐,再加上他曲折而不为人知的复杂人生阅历,更让他与常人从不深交,只保持一种客套和礼貌,翁婿间也不过如此。
出于尊重和善意,我一直留藏着他的这幅书法作品,出于礼貌,我曾为他治印一方,权作回报。这条横幅,曾经放在我的办公室玻璃板下,常常默念,视之若处世为人的《座右铭》,时时勉励,为我坚志。
转眼间,时光过了近三十年,我与伯平先生的缘分已断,再也没有谋面,他现在已是九十余岁的高龄,已经有些老年痴呆的他委身于养老院,度日如年的延续着孤寂的生命之路。
现在,我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回首往事,“宠辱不惊,我行我素”的人生理念,让我在人生路上几度徘徊,给我的人生之路带来颇多障碍,让我的切身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更给我徒添诸多烦恼。
扪心自问,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维护了人格的独立和尊严,让我任何时候都可以坦诚地面对人生,让我毫无顾忌的对那些鸡鸣狗盗之徒嗤之以鼻。
今后的人生之路,宠辱的概念将会在我心中更加淡化,我行我素,也只能在我为自己设定的生活空间里,不懈的追寻着生活的情趣。
充实而恬淡,宁静以致远,是我今后人生旅途的基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