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2011-09-13 07:14:09)
标签:

可可西里地区

野生动物

青藏铁路

藏羚羊

分类: 旅游札记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走进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地区在我们心中是一块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荒蛮的不毛之地,这次我们随着青藏铁路列车走进可可西里,得以一睹他的真实面貌。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确切范围,是在青海省青藏路以东南北各和西藏新疆接壤的一大片土地,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接近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总面积,是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好的地方。但它只是可可西里地区的一部分。广义的可可西里地区包括新疆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和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这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号称“生命禁区”,正是没有人类的干扰,给高原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600米,区内最高的莫诺马哈峰海拔6860米,还有海拔6813米的马兰山,海拔5882米的东岗扎日山。还有冰川总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地区降水不多,却水源充足,这得益于雪峰冰川的融水,汇集而成为三江之源,高原湖泊众多,水面大于一平方公里的湖泊107个,其中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湖泊七个,最大的乌兰乌拉湖水面面积达544·5平方公里。

    我们翻越唐古拉山后进入可可西里,看到是蛛网般密布的溪流。看到的是遥远的雪山冰川,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高原草场,只是人烟稀少。如果不是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和沿路的输电铁塔,如果没有护路工人的工房,我们几乎看不出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正在欣赏可可西里风光,车厢里突然一声大喊:“藏野驴”,旅客的眼睛“刷”的一下,几乎同时转了过来,果然,有三头藏野驴在草原上奔跑。车厢里顿时兴奋起来,照相机的镜头纷纷瞄准这几头藏野驴,我先下手为强,把牠们抓进我的镜头。

    过了一会儿,又有几只可爱的藏羚羊闯入我们的镜头,车厢里又是一阵人声鼎沸。我们终于和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不期而遇,那种兴奋是不言而喻的。

    可可西里地区有各种哺乳动物29种,其中高原特有品种11种,鸟类更是高达数十种,前些年,由于偷猎猖獗,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几近濒危,建立保护区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青藏列车上见到藏羚羊已经不是很侥幸的事。此时正值藏羚羊的繁殖期,牠们非常活跃,一个下午,我们先后看到近百头的藏羚羊和其他的野生动物,算是大饱眼福。

    可可西里由南向北,气候逐渐干燥寒冷,植被也渐渐稀疏。由高寒草甸向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过渡,最北边的年平均为-10度,冬天最冷时可达零下四十多度,正可谓“高处不胜寒”。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保的要求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凡是野生动物迁徙的路线,皆高架铁路桥,让野生动物从桥下安全通过。虽然工程费用有所增加,但保护了野生动物原始的的生存环境,科学发展观在这里算是一种体现吧。

    列车以均匀的节凑行驶在可可西里的土地上,我的心却飞到遥远的地方。我在想,作为一个人口密集而并非地大物博的国家,作为一个土地日益紧缺的发展趋势,我们能否更科学的开发这块广袤的土地,有朝一日让这里成为一块高原绿洲,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生存空间。

    这,暂且算是我异想天开的非分之想吧。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世界屋脊行(二十八)走进可可西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