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冲古寺
我们走进亚丁,把车停在亚丁龙龙坝停车场,这是这是一块山涧谷地。是旅游公路的终点,再往上走只能选择骑马或步行。因为体重超标,我选择了一匹健壮的枣红马,顺着山谷一路上行。
在山谷旁的山路上,几位藏族同胞背负着沉重的东西上山,也许是交通不便,也许是旅游设施落后,也许是·····。但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他们还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搬运物品,我的心里不免一阵沉重。
脚下,是潺潺的山涧溪流,头上,白云在蓝天上飘逸,河边,山杨林郁郁葱葱,山路旁,高大的杉树林高耸入云,远处,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枣红马迈着稳健的步伐,十几分钟我们就到了冲古寺下的山间谷地,冲古寺就在不远的仙乃日雪山脚下。
冲古寺处于美丽的亚丁风景区海拔三千六百余米的高地,寺庙规模不仅说不上宏大,甚至看那些残垣断壁可以说有些寒酸。冲古寺隶属于贡嘎郎吉岭寺,建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据传说:高僧却杰贡觉加错为了终生供奉神山弘扬佛法,在此填湖建寺,因动土挖石触怒神灵而灾祸降临人间,使四方百姓麻风病肆意蔓延。却杰贡觉加错高僧为普渡众生,终日祈求神灵降灾于自己,以免除百姓之灾。他的善举感动神灵,百姓获得平安,而他却身患麻风病圆寂,至今,高僧的灵骨还葬在他自己建造的冲古寺内,僧人每日熏香诵经,纪念他的大恩大德。所以冲古寺总是蒙着一层悲怆的阴影,没人敢在这里大兴土木,以至日渐衰落。
1928年,美国探险家洛克到中国考察时到过亚丁,曾在冲古寺住了三天,他透过寺院的狭小窗口,看到了山脚下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和静谧的牧场,特别是远眺月光下宁静祥和的亚丁村,心中无限感慨。据说,这就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里的香格里拉,是他笔下蓝月山谷的原型。
当我来到冲古寺的时候,寺内游客稀疏,走进大殿,小经堂里供奉有释迦牟尼像,只有几个喇嘛匆匆的脚步,寺外草场上有几个藏族妇女,在阳光下悠闲的聊天。
我在寺庙门口看到一位风尘仆仆背包族,她是一位欧洲女士,她用纯粹的汉语向我问好,经询问,他是西班牙驻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已在中国逗留了十二年,对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东方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们互致问候,各奔旅程。
站在冲古寺高坡上,仙乃日雪山和夏诺多吉雪山历历在目,雪山在群峰孤傲的烘托下更加雄伟壮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圣洁典雅。骑马再往前走到洛绒牧场,可以看到南峰央迈勇雪山雄姿,这里三座雪山三足鼎立、互为夹峙,空旷而宁静,壮观而美不胜收。再往前走,便是五色海牛奶海登高山湖泊,亚丁风情尽收眼底。
我们策划的旅游线路原计划在亚丁村住一晚,可以充分饱览亚丁色彩璀璨的高原风情,可以充分领略这块旷达而魅力无穷的人间净土。但是不能,我们一位队友还在医院里,我们不能置她于不顾而独享风景,我们要回到一起共同分享旅游的快乐。
我站在雪山面前,向雪山发出最后的道别,向络绒牧场和珍珠海、向俄初山景区和我尚未涉足的土地,轻轻地说一声:再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