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海拾遗
几十年以来,我有一个癖好,时不时的要到文化市场去转转,那些年还没有正规的文化市场,我便到杂货市场的地摊里去溜达,面对那些古旧破玩意儿总是情有独钟。
这些年,收藏热的普及,让文化市场渐渐热闹了起来,假冒伪劣的杂七拉八也随之泛滥,明知这个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充斥着欺诈蒙骗,却也还是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十天半月不去走走就浑身难受,好像缺了点什么,一到周日就要去那里放纵一下那不甘寂寞的心,去遛遛那贪婪的眼球,明知十有八九空手而回,明知十有八九要被扎眼,渐渐的,成了文化市场的冷眼旁观者,君子动口不动手,一般不轻易下手,但对文化市场还是乐此不疲,这只能称为“癖”。
在文化市场,除了要去书市看看,因为喜欢篆刻和石雕,也经常到这些专业商店去饱饱眼福,十几年前,我到一个浙江青田人的商店里去看看,这是一个青田石雕世家开的商店,曾给工艺美术服务部和正规商场供货的商家。因为常去,老板已经认识我了,每次见面总要寒暄几句,我借机请教一些青田石的鉴赏常识。那里橱窗里、货架上有许多雕工精美、价格上乘的青田石雕作品,那玲珑剔透的一件件工艺品,透出艺人的绝妙创意和精湛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在橱柜右下角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我发现了一块高十几公分的石头,看它的色泽和通透度象是一块冻石,表面好像还雕刻了一些东西,我好奇的让小姑娘(是老板的女儿)拿给我看看,她拿出来笑了,说这是不卖的一块石头,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没有雕好就放在这里了。我说卖么?她笑着说不卖,我说想买,她问我拿回去做什么?我说玩呀,她笑了,最后我们半开玩笑,她以几十元的价格慷慨的成全了我。
拿回来仔细观察,这是一块不错的石头,蜡黄色有一种半透明感,石头表面是一幅园林景色的浮雕画,只勾勒出大体的轮廓,可以看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有一些假山奇石和参天古树,细部完全没有刻好。我试着用篆刻刀雕刻,石头不硬,和普通青田石差不多,但刻起来感到不是很细腻,刻出的细条纹不是十分清晰,这可能就是艺人为什么已经雕刻了一半就放弃了的原因吧。
我断断续续的用了一周的时间把它刻完,试着把细部的情节都雕刻完整,空白的地方我就按自己的想象补充上协调的内容。我的刀工和技艺实在是不敢恭维,刻出的人物形象缺乏生动感,古建筑也没有那么雄伟壮观,像是一幅古装戏背景画面,人物也像是一个个木偶。可我很有点成就感,好像又完成了一个旷世杰作,高兴了好一阵子。
我把它稍作打磨,涂了一层油蜡,那玉石般的温润顿时显露了出来,雕刻的线条也清晰了许多。我把它放在我的工艺品架上,也居然象那么一回事,和那些未经雕琢的奇石相比,显得很精致。呵呵!我禁不住笑了。
我常常把玩这些小作品,为他拂去浮尘,擦拭得保持着油亮,每每此时,心中感到很惬意,这些情趣充斥着我的生活,让我忙碌并快乐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