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沙漠苦旅的世界
沙漠苦旅的世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17
  • 关注人气:4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隐于市”是一种生活态度

(2010-09-25 21:58:27)
标签:

余生

道德沦丧

当今社会

人生经历

应运而

分类: 人生感悟

              

                “大隐于市”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甚嚣尘上的世界,社会现状的无序和利益分配的极度不公,官场上的荒淫无度和贪腐衰败,生意场上不择手段的奸妄与欺诈,无不极尽其能。人情的淡漠,公正的缺失,无不令人齿寒。面对这种物欲横流而又道德沦丧的社会现状,作为一介平民除了表示无奈的愤懑,还能作何?生命如此珍贵,人生如此短暂,于是,寻求逃避现实,追求超凡脱俗的意识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归隐的心理现象,是对现实社会的不屑一顾,是和凡俗抗衡的一种逆反行为方式。

    人们寻求归隐的想法,古来有之,历代那些境遇坎坷的落魄文人,怀才不遇的雅士骚客,踌躇满志而无以伸展的仁人志士,只能怀着最后的失望,怀着凄楚悲怆的心情,或游离于名山大川,或归隐于乡间僻野,以寻求自我的安宁。正是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正是那些遁世求安的隐士,成就了历史上的一代风流人物。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不知是出于谁人之口?有说是来自于魏晋时期的民间,虽无法查证它的出处,却深知这是隐居者心理的一种彻悟。

    关于“归隐”,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题为《中隐》:

       大隐居朝市,小隐居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非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这首诗歌以通俗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诠释了隐居的内涵和隐居者的衷曲。

   当今社会,我们追求那种沉湎于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已不现实,其虽可自得其乐,而难免寂莫难耐,孤独一生;那些试图大隐于朝廷官场所谓超凡脱俗之辈,难免耳中括噪之声不断,亦难逃官场沉浮衰亡之险恶;而中隐者,则可以生活无风险之忧,闲情逸致亦不被骚扰,留半梦可以视而不见,留半醒则能悠然自得。

     归隐,并非什么深奥玄学,更非什么神秘高招,说白了就是“眼不见,心不烦”,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人生经历过无数的坎坷境遇,心灵遭遇漂泊和磨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是一种让自己免于浮躁、归于平静的必然。却更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生活选择,是一种孤傲的、拒绝随波逐流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不甘沉沦的自我保护。

    我们只要在那喧嚣的尘世排除各种杂噪的干扰,便可以保持一份心境的纯净;我们更应在物欲横流的市井里抗拒着物欲和花红柳绿的诱惑,追求着内心真善美的真谛;我们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觅和发现更多的美好意境,在无限情趣中度过生命的历程。

    这,就是我对“大隐于市”的理解。是我所孜孜以求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我余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