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清耸秀
三清山是一座道教名山,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渐渐成为崇尚道学的名士趋之若鹜的地方,唐僖宗时(公元873年)王鉴奉旨抚民,来到三清山西麓,见到如此清幽风景,十分留恋,卸任后携家归隐至此。宋朝年间,王鉴后裔王霖捐资在这里修建道观,成为道家的洞天福地,到了明景泰年间,王霖的后裔王祻又集资重建三清宫。此后道教建筑遍布三清山。可与青城山武当山媲美,号称“露天道教博物馆”。
我怀着愉悦的心情,在三清山群峰之间穿行,观光栈道像一条腰带环绕在山腰绝壁上,得以让我们一览三清山风采,这个栈道的工程十分浩大,施工也很艰难,这无疑是当地政府开发三清山旅游的大手笔。我不由得想到,在过去那漫长的岁月里,在没有索道,没有栈道的情况下,游山玩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活动呀!如果没有超常的毅力和勇气,没有脱俗超然的精神境界,怎么会有那么浪漫的诗情画意,怎么会给我们留下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
此时,我在三清山游览,如同闲庭信步,不必忍受攀登之劳苦,不必承受筋骨之疲顿,可以肆意的享受三清山的美景,抒发思古之豪情,悠哉,乐哉,美哉,善哉。
云雾在我的脚下升腾,弥漫在深渊峡谷之间,忽而如波涛翻滚,忽而如万顷棉絮,忽而遮天蔽日,让我们只闻人声鼎沸,不见万物踪影,忽而豁然开朗,阳光普照,大千世界一览无余。
西海在望,一座座山峰如孤舟般起伏飘荡,或如玉柱擎天,坚不可摧,或如仙山琼阁,玲珑剔透。举目四望,到处是层岚叠翠,像一幅幅隽秀的画卷依次闪现。山之刚阳,峰之伟岸,让我们领略了三清山的磅礴万里,浩气长存。
太阳偏西,云雾渐浓,天色稍暗,我们带着难以割舍的心情,走向下山的索道站,再度回首,不舍三清山那巍巍的身影,倾耳聆听,松涛起伏如歌如泣,是对我们最盛情的挽留。
这一次拜谒,是我和三清山的一次美丽邂逅。对于三清山的博大精深,我没有能力领悟其精髓,只是管窥其皮毛之一二;我无法表达三清山景色的壮美,只能对他高山仰止;我更不敢对神圣的三清山妄自菲薄,信口雌黄。
谨此,我借助相机的科技成果,向朋友们奉献一组三清山的风光照片,愿更多的朋友分享我的愉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