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我钟爱奇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一九六五年,我那时在青岛一中读书,在秋季组织的下乡劳动锻炼中,我们来到青岛近郊的锦洪滩公社支援秋收,在劳动的暇余,我发现雨后的河边野地里有一些五颜六色的小石子,大不过赢寸,小的只有黄豆玉米大小,不仅色泽丰富而且璀璨无比,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每逢休息,我就刻意寻找这些小石子,问当地老乡,他们只说是火石,可以选来抽烟打火。半个月的时间我竟捡了数百枚之多,这些小石子一时成为我的最爱,每年都用来在水仙盆里衬托着水仙更加艳丽,引起好多人的好奇。
几年后,我参加了工作,认识了一位朴实而博学的大学生Y君,我请教他时,他神秘的告诉我:这是玛瑙,我一时目眩,天哪,这是宝贝呀!他说,这确是玛瑙,只不过没有什么工艺价值,为了证实,他用电砂轮打磨给我看,说它的硬度达到8度,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雨花石同宗。从此以后,我每到一地,总是注意当地的地质构造,留意那里的岩石特点,碰到小巧玲珑的石头都会爱不释手,开始了我的奇石收藏。
随着我视野的宽阔,脚步的延伸,知识的积累,我对奇石的兴趣与日俱增,数十年来乐此不疲,也成为一个“石痴”。特别到了奇石的产区,无论如何也要带回几块,颇有些傻气。九十年代甚至利用出差的机会专程到安徽灵璧县两次考察灵璧石,并带回数十块灵璧石。我自己的斋号也题为《灵璧斋》,自称“灵璧斋主”。
我收藏奇石还有一傻,就是不管价钱,除了采购的时候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其余一概不问,我常常调侃那些市场炒作,赚取差价的收藏者为奇石贩子,很有些不屑一顾,虽眼看着他们发财,也从不为之动心。还是傻气十足的、自娱自乐的玩我的不值钱的石头。对每一块石头都能如数家珍的讲明它的来历。产地,成分构造,特点。
现在,我每次外出,都对当地的地质构造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对当地会有哪些石种胸有成竹。我对石头的分类还是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晶体等命名,以灵璧石,钟乳石,风励石,化石等分类,什么富贵石,晶莹石,发财石,一概认为是无聊的市场炒作。鉴定一块石头,我主要还是从它的石质、品味、意境和审美情趣考虑,以它的珍稀程度考虑,但这几年,泛滥的市场已经应有尽有,很难找到珍稀石种,以假乱真,妄加雕凿冒充原石的市场行为,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混乱的市场也让我的收藏爱好淡漠了很多,一个很高雅的个人行为变成了低俗化的市场趋势,真是令人不可思议。都是金钱作祟呀!
附几张奇石小品,和朋友一起分享。木雕的石座和陶制的底座是我自己亲手制作,趣味无限,悠哉乐哉!
冰崖梅影

浑沌初始的世界

恐龙遗踪

黄河之水天上来

群峰耸翠

层峦叠翠

赤峰石窟

玉之韵

丰碑

钟乳开花

青田石韵

万年古角

座山雕

凌霄孤峰

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