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登锥子崮
在崂山的仰口景区西南侧,有一座叫做锥子崮的山峰,他在崂山群山中虽名不见经传,却以近八百米海拔的高度让我们仰首。这里交通不便,即使登山者的脚印也少有涉足,好奇心和征服欲让我们把目标瞄准这里。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我们三十人的登山队伍浩浩荡荡地打破了小山村那往日的宁静,车停解家河村,在向导小刘的带领下拉开登山的序幕。
都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我们面临的山峰没路,小刘挥舞镰刀一路开路一路搜寻。锥子崮一开始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陡峭的山路硬是让我们的速度缓了下来,心跳加快,面颊微汗。
终于找到了羊肠山路,队伍拉开了距离一路攀登,今天的行程是一个中等强度的线路,要五个小时才能回来,估计队伍中有不能胜任者,临行前做好预案,必要时兵分两路,体弱者先行回返。结果翻过第一座山头,就一位女士摔倒扭伤脚腕,还有几位听说前面还要陡峭,望而却步,四人结伴退出攀登队伍。我们继续攀登。
前天的一场清雪,在市区几乎没有觉察,崂山的背阴山坡上已经一片花白,前面的人员踩过,后面就很湿滑,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队伍鱼贯而行。
锥子崮看起来很近,登起来却不容乐观,山路陡峭异常,有时不得不攀登一段临崖绝壁,仅容一人贴山而过,恐高的几位只好面向山崖,在前后队员的搀扶下行走,都面有惧色。有些陡坡要靠抓住灌木树枝才能攀登,大家前呼后拥。体现了我们登山队伍的高度团队精神。
将近三个小时我们才到达山顶,这里果然风光无限,怪石林立,奇峰连绵,北边的仰口海滩依稀可见,西边的海滨大道如一条玉带在山谷中蜿蜒。松涛起伏,阳光灿烂。刚才是汗流浃背,寒风一吹脊背冰凉,有几位紧扣行装,宛若太空来客,只留一双眼睛欣赏景色。相机频闪,抓住我们兴奋的每一瞬间,女士们更是潇洒自如,柔姿伸展,留下美好的纪念。征服的快感已经让我们忘记了攀登的劳顿,大家都是喜笑颜开。
稍作休整,我们择路下山,因为我们不愿走回头路,选择了阴面下山,这更增加了行走的难度,积雪皑皑,山路陡滑,我们谁都不敢大意,即使这样,还不时有人滑倒,就连登山老手老官也难以幸免。每一次滑倒都是一场虚惊,每一次有惊无险都会引起一阵阵的笑声,这不是幸灾乐祸,是我们意志的自信和乐观主义的态度。
一路攀登,一路好景,迂回盘旋,崎岖蜿蜒,必胜的心情鼓舞着我们,崂山的美景愉悦着我们,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午二时,我们回到解河村,回到农家的热炕头。
有一些急于回去有事的先行一步,留下近二十人在暖暖的土炕上吃上老乡早已做好的农家饭菜,饥肠辘辘的我们一顿狼吞虎咽,那往日的斯文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欢快的心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频频举杯,共祝我们的是胜利,共享我们的收获。
今天的报纸刊载:崂山又推出十四条登山线路供登山者前去攀登,虽没详细叙述,我相信一定会有初具规模的锥子崮景区,我为能先睹为快而感到自豪。
锥子崮,你给我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