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望神屋顶

(2009-01-13 09:07:29)
标签:

屋顶

山谷

向导

山顶

水库

分类: 我的攀登

                

                遥望神屋顶

   

     这个周日又是艳阳高照,我们瞄准了崂山水库不远的神屋顶。在美特好广场八点集结,十二人、四辆车,直奔崂山水库。
    崂山水库建于五十年代,曾是青岛人的生命之源。虽城市的扩容使这点水早已无济于事,但在青岛人心中仍是一片纯净水源的象征。市区真正近距离接触水库的人还真不多,我们在水库边停车驻足,望着阳光照射下碧波荡漾的水面。顿感清新。拍照留念,继续行进的路程。
    顺水库北侧向西。我们在一桥头左拐,进入山色峪村,顺河边一路进山,把车停在山村路边。为保证攀登顺利,我们请了一位当地的向导,这孙兄是个很朴实的山里汉子,四十多岁,他一边带路,一边讲述这里的生活状况和当地民风,他话中不时插入一些很时尚的话题,让我们感到如今的山里人也在与时俱进。
    我们第一个目标是簸箕顶,沿山村碎石阶一路登山,很快就进入山谷,这里水源充足,山草齐肩深,入秋后倒伏于地,踏在上面像踩在床垫上一样,只是把山路也遮盖住了,若不是我们有向导,还真摸不着登山的路。我们一会走进河谷,一会又登上山涧小路,迂回曲折向山顶逼近。山谷洒满阳光。各种乔木灌木五彩缤纷,象五色板,象万花筒,斑斓夺目。浓郁的草香夹杂在清新的空气中,沁入肺腑,找到闹市里所没有的田园野趣。
    我们步步登高,一步三回头。山村渐远,崂山水库犹如一块明镜在远方闪烁。一座座山头被我们踩在脚下,奇峰怪石给我们带来一个个美好的遐想。
一道道山谷犹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的景色让我们迷恋不已。
    逼近山顶,坡度更陡。我们使出全身解数,手脚并用,还是大汗淋漓,再看孙向导,人家一边开路,一边招呼着我们,居然脸不变色心不跳,令我们是自叹弗如。走走停停,前呼后拥,我们终于到了山顶。山风徐徐,躯尽我们的汗水,面面相觑,流露出胜利的笑容。一时间山谷中回荡着我们爽朗的欢笑。登上顶峰,我们在巨石堆上放下背包,或卧、或坐、早已是乐不思蜀啦。

    原本感到只攀神屋顶路途太短,想迂回多攀一座山顶,这一曲折,时间已经不允许再登神屋顶,只好留作下一次啦。我们在山顶拍照留念,女士们早已按捺不住吃零嘴的习惯,瓜子、水果,零食一顿大吃,方才过瘾,孙向导拿出自家栽种的萝卜给我们品尝。胆量大的人则在四边的悬崖上或拍照,或远眺,更有甚者跟孙向导从石隙中向下进入一石洞,石洞外又是一片天地。我们在山顶瞭望,万千景色,尽收眼底。东侧远方的巨峰只是一片轮廓,在阳光下闪动。西侧的神屋顶像一座硕大的蒙古包。群峰绵绵,苍松葱茏,五彩的秋色一览无余地呈现在眼前。
    在山上,孙向导到用手机和山下联系午餐,点了一道道农家饭菜让我们垂涎欲滴。匆匆起身越过另一条山谷向山下走去。还是陡峭的山路。还是繁茂的枯草,虽体力消耗不如登山,却更难掌握平衡。特别是几个女同胞,干脆坐在草上向下滑动。登山杖起了很大的作用,帮助身体保持平衡,以免摔跤。可孙向导不仅如履平地,还在山谷捡了几十斤重的枯树干,扛在肩上好像没负重似的,真让人佩服。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走下山来。又回到了坐落有序的小山村。在农舍墙外的果树荫下团团而坐。热气腾腾的芋头地瓜端上来;一大盆山蘑菇炖山鸡摆上了桌;炒山鸡蛋、炒山珍野菜、蒸地瓜叶,满满一桌。打开啤酒,我们就狼吞虎咽起来。不到半个时辰,酒足饭饱,只剩下看得份了。女同胞把剩下的芋头地瓜打包带走。结帐时虽价格不菲,我们倒是乐在其中,不做计较。
    带着一天的欢愉,带着山里的清新,带着农家的美味,我们飞快回到市区,转眼间,消失在各条大道和高架桥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登太和
后一篇:秋色清风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