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2013-03-27 10:22:56)
标签:
快乐学习为自己爱的奉献怎么了小组合作 |
分类: 教育天地:教学设想 |
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激起学生注意安全的共鸣特别是能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能注意安全,能分清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
活动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能不能在这里用一句话来把你的感悟说给大家听听呢?
(指几名同学说说。)
正如同学们刚刚说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怎么才是珍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说出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珍惜
二、问题讨论。
大家先说一下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不珍惜生命的行为,可以编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
看来生活中不珍惜生命的行为还真不少啊。其实归根到底也就是一句话:不注意安全。
关于注意安全我们天天都说,老师、班主任也天天提醒我们,大家知道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呢?
看来大家知道的反面还比较全面,但是光知道还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平时多注意才可以。
三、分组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几方面,说清楚要怎样从小事做起,来注意安全。
(1)
(2)
(3)
(4)
交流总结
刚刚大家讨论的很热烈,很仔细注意到了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
四、活动总结。
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安全的事无大小才能把生命紧紧的抓在手中。
五、拓展、实践。
把我们这节课活动的结果加上图画贴到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刊板上。让全校同学都可以看到好不好啊?开始行动吧!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孩子心中都充满阳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热爱学习,为将来的人生幸福奠基。
【活动主题】放飞梦想。
【活动准备】
1.准备歌曲《相信自己》。
2.课前布置写作短文《二十年后,我想------》。
3.学生准备与主题相关的朗诵、小品节目。
【活动过程】
一、学生表演诗歌朗诵《理想之歌》。
A: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班会课的主题就是“放飞梦想”,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起“放飞梦想”吧。
B:理想是个诱人的字眼,理想是灯塔,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照亮着人生前进的道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就像船儿失去方向。
二.同学们想说出自己的理想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思考一个问题:“二十年后,我在做什么呢?”请大家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大胆说出来。学生自由发言。或读自己的短文《二十年后,我在……》。主持人谈自己的理想。
A:听了两位同学的精彩朗诵,我想同学们的内心一定与我一样激动。
B:福尔摩斯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
A:罗勃朗宁也曾在他的《索尔》中说过: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
B:同学们想说出自己的理想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思考一个问题:“二十年后,我在做什么呢?”
A:请睁开眼睛,大胆地说出的自己的心声吧!请XXX同学发言吧……
B:(发言完后,主持人:谢谢我们未来的XXX,下面有请XXX)
A:(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
B:(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A:(只要努力,梦想就能成真)
B:(哎哟,真鼓舞人心)
A:(说得太好了)
三、小品《二十年后……》。
生命因梦想而精彩3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双休日闲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生活质量,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
教学重点: 有效地利用双休日闲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生活质量
教学难点: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
教学过程:
一、双休日你过得满意吗?说一说你过得最愉快、最难忘的双休日与大家分享。小组汇报。
二、将调查中你最满意的家庭双休日讲给大家听。
我所期盼的双休日是这样安排的:
较理想的安排:
三、讨论:
1、理想的双休日,应如何协调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怎样度过双休日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利用双休日我们可以为家人或社区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2、许多成年人在双休日暴饮、暴食、贪睡,星期一上班无精打采,你如何评论?
3、设计你家的双休日:要求制定详细的活动项目、时间安排等。
四、通过对双休日的调查讨论,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与父母或老师交流。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
五、你在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我来设计双休日2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休闲活动的意义,建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
2、通过了解学生双休日的活动情况,正确引导学生过健康、有益的双休日。使学生懂得休闲生活是充实、丰富多彩的。学会合理安排双休日活动,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追求有乐趣、有意义的生活。
3、引导学生积极休闲,培养起健康、高尚、文明的休闲情操和开展休闲活动的本领。
教学目标
师:每个星期的双休日同学们你最喜欢做哪些事情啊?请同学们做动作来给大家猜一猜。
学生尽情展示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大家来猜。
师:你们玩得东西可真多啊!我也有我快乐丰富的业余生活。
出示张老师星期六的时间安排表。
生:我们小队有时候会去参加社区服务队,很有意思的。
生:我们家里人还常带我去野外烧烤、爬山,有时候到近郊去玩玩。
(二)、忙碌的双休日。
我们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谈丰富的活动安排,可是有一位同学的双休日生活却与我们想的截然不同。
小品《赶场》
(三)、放纵的双休日
师:我想老师、父母听了这番话,一定会有所感悟的!我们现在来看一个叫王鹏的同学的双休日安排,他可没有大家这样的烦恼:
王鹏双休日安排:
星期六中午:
下午:12:00~6:00 到同学家玩或者和同学一起出去玩
晚上:6:00~6:30
12:00以后
星期日中午:11:00~12:00
下午:12:00~5:30
6:00~9:00
(四)、师生交流议论
师:这样的安排,你们应该赞同吗?玩得很尽兴啊!
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五)结束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2.
3.
4.
5.
板书课题:快乐是什么
二、
(歌曲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课堂变的轻松起来,通过让学
生跳一跳,用姿体来愉悦身心,这设计已经让学生投入到快乐的体验中,再让学生喊出快乐释放情绪,作表情体验快乐。)
活动:快乐小调查小汇报
1.
警察:快乐是社会安定;
医生:快乐是病人治愈;
司机:快乐是交通安全;
农民:快乐是庄稼丰收;
老师:快乐是桃李天下;
……
2.
小组成员表演大年三十团员饭后客厅的一幕。
爸爸:我今年又评先进了。
孩子:我学习进步了,还获了三好学生。
爷爷:我这一年每天锻炼身体身子骨更硬朗了,哈哈。
奶奶:我的小孙子又长高咯!
妈妈:一家人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
3.
小组成员进行了一个模拟采访。
(过程略)
三.
教学目标:
1、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
2.能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快乐。
3.乐于与人分享快乐。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
教学过程:
活动:快乐分享会
2.三个小组分别设置活动区域,选派小导游介绍个小组的快乐成果。如:影集、玩具、奖章、书本收藏学习小窍门等。
3.各小组成员参观分享别的小组的快乐。
活动:快乐行动-快乐就是帮人一把
1.
2.
3.
1、
2、知道快乐的生活有益健康、学习进步、有益于与人和睦相处等。
3、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你见过这些表情吗?看到这些表情,你知道他们怎么了?(喜、怒、哀、乐)
教师小结: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愉快的事,产生出“喜”“乐”的表情;也会遇到不愉快的事,产生出“哀”“怒”的表情。
(二)你有过这些表情吗?在生活中你哪些表情比较多?请画出来。
(三)说说、画画。
1.
2.
3.
4.
(四)猜猜
1.
☆
☆
2.
☆
☆
3.
4.同学中谁经常能把不快了变成快乐,请他介绍自己这样做的好方法,并说说体会。
(小组中发言,选代表在班内发言)
(五)试一试
1.
2.
(六)听故事——快乐鸟的故事(边看幻灯、边听录音)
提问:听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七)放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在欢歌中结束
活动目的:
2.了解一些有关正确饮食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身边的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养成注意饮食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2、教师介绍情况:
四、
健康生活小贴士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乱吃零食、贪吃冷饮的害处。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乱吃零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日有三餐,,那除了一日三餐外,你平常还吃其他零星小吃吗?
2、除正餐以外的零星小吃我们叫它零食。板书:零食。
3、那你们平常都吃些什么零食呢?为什么喜欢吃?跟你的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交流回答。
4、其实呀,吃零食也是有学问的,小朋友可不能随便乱吃零食,乱吃零食害处可多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不乱吃零食。
二、 讲授新课。
1、 指名学生起来说说,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2、 出示课文第二段,仔细读一读,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小朋友胃的特点。(出示挂图)
三、
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做法,并且对健康特别有益?
教学目标:
1、反思了解多吃零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2、为什么要定时定量的进食。
3、正确选购零食。
教学重、难点
1、
2、
教 学 过 程
2、什么样的零食适合我们吃,应该到什么地方买?
3、 经常吃零食的危害有哪些?
三、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选择什么养的零食是正确的,吃零食是为了营养、补充身体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有节制、掌握零食的量,让我们的身体健康、茁壮成长,快乐学习。
教师讲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讲解吃零食的好处与坏处?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倘若要吃,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