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01-16 21:56:02)
标签:

地方

效率

课堂

观念

是我们

杂谈

分类: 教育天地:教育随笔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主要标志,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和学校教师的立足之本。因此,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一学期,我们组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参与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学期来,我们语文组的所有教师能积极参加备课组的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

集体备课前,每位主备课的教师能高质量地提前备课,每课的设计都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教学过程包括内容设计、小练笔设计、方法设计三方面,在设计家教学内容的时候,都能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紧扣教学目标,注重读写结合,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力争让教学内容成为“金子”,能有助于孩子们的学习,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金子!

在集体备课讨论的时候,各位成员都能针对主备课老师的备课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总是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才能找寻出更优的设计。通知结合每个班级的学情,每位教师也不囿于集体讨论的结果,都能各具特色地设计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预案。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每次大考小考前夕,各备课组能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少而精的训练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训练,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考试成绩。

当然,即使不是集体备课的活动时间,只要老师们遇到了问题,就在办公室里热火朝天地探讨,气氛非常浓烈;有的时候,当孩子们有什么状况的时候,老师们也会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解决问题。

可以说,语文组的老师们深谙团结的意义,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着教研探索之路。

二、落实以法治教,加强常规管理。

我们全体语文组成员,都能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能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真正做到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务处、课题组带动下,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课堂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这一学期,我们组的很多教师切实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善于指导学生的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教材及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形成扎实的语文基础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着力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贯彻落实学校常规管理细则,特别是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每位教师都能按照课堂过程管理规定,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三、加强教改与课题研究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在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率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我们语文组以《语文课堂教学和经典诵读的整合》为教研组的总课题开展了研究。一学期以来,我们16位语文教师一个不落地上了一节高质量的研究课,其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展开了课堂观察,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每个月,我们课题组会在李主任的领导下开一次课题会,大家在一起交流这段时间的收获,感悟和困惑。

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我们向孩子推荐童书,这学期开展了一次学生的读后感竞赛活动,当孩子们的读后感交上来后,我们语文组的教师认真进行了评选,并公布了评选结果。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同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也和孩子们一样,每学期我们都要读几本好书,写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在李主任的组织下,我们同样对全校教师的读后感进行了评比。全校一等奖的获得者基本是我们语文组的教师。现在,我们全校师生掀起了读好书,诵经典的热潮。

当然,我们的工作也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需要我们各位语文教师继续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后悔
后一篇:感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