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张继科马龙楷体gb2312杂谈 |
分类: 杂味生活:信笔涂鸦 |
奥运实况转播看得比较多,有些比赛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实在是让人觉得振奋,倍受鼓舞,不能不捉笔记之。最让我觉得心旷神怡的男团乒乓决赛。
大快人心
我是个记仇的人。因此,对2004年奥运会的时候从王皓手里抢走金牌的柳承敏更是耿耿于怀。
决赛第一场比赛,小将马龙对阵柳承敏。这么多年过去,柳承敏球技更为娴熟老辣了吧,还有,柳承敏被誉为韩国队的“精神领袖”。第一场比赛,韩国队就派出了如此“重量”级别的选手上场,韩国教练的“叵测”居心一目了然啊。刘大教练第一场就派小将马龙出场,他的大胆也让我们钦佩,真是有大将风度。不过这也可以窥见我们的乒乓球人才辈出啊。
马龙打得很顺手,让柳承敏围着球台团团转,左边球右边球长的球短的球,对方是气喘吁吁到处救场,失误连连。我们的小将马龙却是气定神闲,志在必得,仿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杀入对方阵营。我真的有些好奇,那小小的乒乓球怎么就被马龙控制得那么“乖巧”呢,不偏不倚,该轻则轻,该重则重,球球刁钻无比,柳承敏只能疲于应付,毫无招架之力,更别提还手了。
打到最后,柳承敏在大比分小比分均落后的情况下又失误了一个球,他坦然笑了笑。要知道,他一直紧绷着脸的,不是摇头就是惋惜的表情。这一笑,让人觉得他笑得好生动,好可爱。这笑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应该意味着他对马龙的球技的佩服,也意味着他的彻底服输呢。在输球的情况下,还能坦然地笑,这不但证明了马龙的强势,同时也是对马龙的最高奖赏。
最后,柳承敏没能阻挡中国队夺冠的脚步。马龙以3:1战胜了柳承敏。
回想2004年那场让所有中国人揪心痛心的比赛,这场比赛是在是大快人心。
扣人心弦
第二场是这次奥运男单的金牌得主张继科对阵韩国队的朱世赫。
朱世赫是个削球高手,打的球实在是好看。张继科和他在第一局里势均力敌,最后,张继科险胜朱世赫。但是,从他们的比赛中也看到了张继科并没有占多大的优势,我不由暗暗为张继科捏了一把汗。正因为他是金牌得主,所以压力更大,刘大教练也说过压力大,位置不摆正就不会取得胜利。毕竟,张继科还非常年轻,只有24岁。而朱世赫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啊,一看就知道身经百战,满腹经验啊!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张继科能战胜朱世赫吗,看上去凶多吉少啊!何况,评论员也说朱世赫这样的球员将会越打越顺,渐入佳境。
第二局,果不其然,张继科输了。每每张继科使尽全身力气打过去一个球,就被朱世赫轻飘飘地削了回来,失误的总是张继科。偶尔,朱世赫还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一个反拉,张继科接不过第二板就输掉了。形势很严峻,连刘大教练也满脸的焦虑。不过他们的比赛是在是好看,简直是表演赛!
此时的心情啊,忐忑!
第三局,明显的感觉到张继科在比赛上有了些变化,不再是硬碰硬了,时而长时而短,用力时而重时而轻,回球的位置时而左时而右,此时乱了阵脚的朱世赫的失误明显增多,而张继科的发挥是越来越好。没有太多意外,张继科胜了第二局。
评论员的话说得并不全对啊,朱世赫在张继科凌厉的攻势下并没有越打越好,最终,第四局也输了。
张继科到底是冠军,不负其名啊!有实力有头脑有冲劲有韧劲!
毫无悬念
双打的比赛,中国队是王皓和张继科,韩国队是柳承敏和吴尚垠。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队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几乎没费任何周折,就取得了胜利。
王皓,这个三年连续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最终无缘男单金牌。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他也不再年轻了,或许这是他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虽然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他第三次获得男单的银牌,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没有给他太多的机会。但是我们从团体比赛中看到了一个不屈的王皓,他真的是个伟大的运动员,他虽败犹荣。
可以说,他还来不及梳理心情就参加了男团的比赛。在每一场比赛中,我们都能看到王皓的“领军”作用。在和德国队的比赛中,由于张继科刚刚输掉一场比赛,在双打的比赛中发挥不太好,失误比较多。王皓总是拍拍张继科的背,然后和张继科交流着什么。最终,在比较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那场双打比赛。应该说,男子团体冠军的获得,王皓功不可没。
从王皓的身上,我突然明白了另一点,我们不能以其取得的成绩来评价一名运动员的价值。虽然王皓没有获得过大满贯,虽然王皓三次的奥运的男单决赛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王皓却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精神——坚忍不拔,永不放弃,时时以大局为重。我想体育的魅力也正是如此,不仅仅在于竞赛场面的好看,更在于运动员向我们展示的人类的完美的精神品质,拼搏,进取,坚持……因此,我喜欢看有王皓参与的比赛,我喜欢看他鼓励年轻队员,我喜欢看他将伤痛埋在心底继续奋力拼搏的英姿!乒乓球场,因他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