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着学习着(一)
(2012-06-15 23:08:11)
标签:
沙市楷体gb2312即兴演讲水泥森林 |
分类: 教育天地:教育随笔 |
炎炎夏日,我陪同班上的一个男孩子到市里参加英语口语竞赛。男孩的妈妈非常支持,全程陪同了孩子参赛的过程,让我特别感动特别感激。
第一天报到。
第二天上午首先是半小时的开幕式。接着是六年级孩子的口语竞赛。
比赛安排在荆州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办公室隔壁的一个中型的会议室。实小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座没有任何规划的水泥森林,高高低低的楼,灰灰白白花花绿绿的楼。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显得色彩艳丽而生机勃勃。和水泥森林相互辉映的是这里的老师面孔,貌似俊俏漂亮,仔细端详,才发现这些面孔因缺乏生气而不够美丽,所有的面孔无一例外地写着冷漠与不屑。于是特别想念某日,沙市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叮嘱我:“楼梯上滑,您小心一点。”那句话,温暖了我整整一个春天。突生感慨,老师的精神风貌是不是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呢?
闲话少叙。说说六年级孩子的英语竞赛情况吧。
虽然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得尽善尽美,但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那些孩子的表现给我的印象仿佛不是在参加竞赛,而是一次展示,一次表演,孩子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声情并茂,挥洒自如,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孩子们的表演让我再次感到,文字是世界上最神奇最伟大的创造,它是那么美丽灵动,传递着人类所有感情并让对方受到感染。此时,你没有理由不爱上英语,它和汉语一样,也是这样的抑扬顿挫,也是这样的魅力无穷。
想想自己辅导的学生,和别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首先我的孩子不够自信,说话的声音中气不足,其次发音不够到位,朗读英语的时候嘴巴总是不好意思张大,最后一点就是孩子神色不够自然,一上台就显得拘谨局促,手脚都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当然,其主要原因在我们教师,我们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太忽视了。同样是农村小学的孩子,我们是十足的“乡下人”,而人家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几乎没有差别。如果我们以后还这样不注重孩子素质的培养,只教孩子认读几个单词的话,真的是误人子弟啊。
比赛的第二个环节是即兴演讲。慢慢听孩子们演讲,慢慢比较评委的评分,我才恍然领悟到了即兴演讲的要点。第一,要抓住题目主题来谈,这和我们语文所强调的要“中心突出”是一致的。其次,要尽量多谈,即我们语文里所说的要谈具体,谈生动,也就是要让孩子们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这次题目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没有看图说话,只是根据要求说一段话,这就要求孩子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遨游,思想有多远,表达就有多精彩。
在孩子们的即兴演讲环节,我发现了孩子们存在的几个问题:有些孩子比较马虎拿到即兴演讲的话题之后,口里滔滔不绝地说的是辅导老师给他准备的那段话,与主题不太切合,有点离题;有的孩子缺乏想象能力,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孩子就只是简单地回答了那几个问题,无法展开描述,也没有拓展描述,因此他们的即兴演讲干瘪瘪的毫无生趣;还有少数几个孩子缺乏语言组织能力,缺乏应变能力。比如有个孩子拿到的题目是描述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那个女孩子居然一筹莫展,眼泪汪汪地下场,孩子缺乏的是什么呢?是应变能力啊!体育明星去掉光环,就和普通人差不多啊,孩子不会无话可说啊!
表面上,孩子们的问题暴露的是孩子们的“通病”,而实则反映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束缚了孩子的思维,禁锢了孩子的想象。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这是这次比赛带给我的思索。
由于来参赛的孩子都是相当优秀的孩子,因此孩子们的现场提问环节基本都没有问题。
看完比赛,我不由不感慨,优异成绩的获得,是经验、实力和运气三方面的结合。而运气,对某些人是不重要的,对那些准备相当充分,出类拔萃的孩子而言,运气就一点也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