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育植入生命

标签:
教育环境好教师班级台湾杂谈 |
分类: 杂味生活:信笔涂鸦 |
将教育植入生命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
当我读完《好教师在这里》这本书之后,我被文中的好老师深深地震撼了。
这本书里介绍的是台湾的教育和台湾的教师。部分“好老师”来自偏远的山区,学校资源匮乏,教育环境不堪,师资力量薄弱,但是,一批一批的教师却在那些荒漠的教育环境中创造了奇迹,结出了灿烂的教育果实。
我想我必须纠正对“好老师”的理解了。好教师不仅仅指的是把课上好一点,,把学生管理好一点,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多一点……好老师应该先做好自己,应该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就和经营自己的生活一样却经营教育事业,这样的教师才能堪称好教师。因此,好老师投身教育,不仅是热忱,不仅是智慧,不仅是尽力,而要用生命去投入到教育中,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孩子一生的成长。
杜守正老师常常说这些话:“
教育不是你想带给孩子什么!
而是你想带给自己什么!
不要用冠冕堂皇的句子 说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我想
你
你
然后
很认真地做
很温和的
杜老师是一位台北城郊山区的老师,他常常带着一群小学生在一方茶几上“点檀香”、“放音乐”和孩子们“泡茶、聊天、谈心事”。孩子们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前程,经营自己的世界。正如书中说的那样,杜老师将孩子们的“一生都贯了”!不能不承认,这样的教师带给孩子们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样的孩子已经早早明白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这样的孩子在人生路途中能不努力,能不让人放心吗?
杜老师之所以能这样做,能为孩子们的一生去考虑,我想,凭借的不仅仅是他对教育的热爱。更是发自他内心的需要,他也需要时时面对自己,审视自己,他是在和孩子们做同一件事情。他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教育,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的教育工作总能充满感动。他说得非常简单“用生命带动孩子的生命、用感动带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感动,最后,再把所有的感动回归到老师自己身上。”因此,杜老师的教育生活是永远不会觉得老累的,是永远不会觉得乏味的,是永远不会觉得枯燥的!每天都是新的,孩子们每天都带给他惊喜和奇迹。
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位数学教师——婉雯老师。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连99乘法表都不会背诵,但是婉雯老师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把这个孩子带到身边,试着让孩子背诵,耐心去寻找孩子不会背诵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年级了,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诵,我一定给这个孩子下结论了,智力有点问题,也会理所当然地放弃这个孩子。同样是教师,相形见愧啊,身为教师,我缺乏了很多东西,对每个孩子负责的态度,对每个孩子耐心的精神。这就是好老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吧。
作为一位农村教师,我常常埋怨教育环境,家长对学生不够重视,学校管理对孩子桎梏太多,对学生的评价单调……因此,很多时候,我都是消极地对待这一切,做好分内工作即可,不再考虑其他。我也知道这样当老师,对孩子们亏欠得太多,但是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而且,还认为自己无愧!看来,我的确太敷衍了!
我不能改变整个世界,但是我应该尽力改变我所能改变的。比如,从孩子们的长远考虑,我要让我班级的孩子们爱上学习,我要让我班级的孩子们热爱生活,我要我班级的孩子们学会付出……我要尽力给孩子们我所能给他们的,我要尽力改变孩子们身上我不愿意看到的某些东西,我要我的孩子们能学会快乐生活,微笑生活,这比孩子们考试得到高分更重要!
不再埋怨世界疯了,教育病了,尽力做好自己——教育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