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风 舒适温暖

标签:
教育课堂七月的天山花海课文 |
分类: 教育天地:教学反思 |
如沐春风
——听《七月的天山》有感
首先,邓老师的课堂是自然生成的,毫不矫柔造作。课前的预习适可而止,没有过多的指导然后“演戏”。“演戏”毕竟是“演戏”,总会有马脚和破绽露出来。要将课做的天衣无缝,那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因此,邓老师选择的是自然生成的方式。学校的教研活动,我们当然希望见到老师和学生的本色。所以说这样的课堂,我喜欢!在自然生成的课堂里当然有许多惊喜。比如邓老师在教学生用“像……像……像”这个句式说话,学生中出现了稍许的安静,听课老师都知道,此时的孩子们正在思考。孩子们说的句子更是溢满了童趣,有个孩子说:花儿像害羞的姑娘……”我们都知道,这是孩子们的小脑瓜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样的课堂,让人不可抑制地感动着、欢喜着。
其次是邓老师的课层次特别清晰。《七月的天山》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先引导孩子们欣赏天山的图片,并让孩子们谈谈感受。接着,带着孩子们去欣赏课文中的天山,并进行了生字新词的阅读检查。然后让孩子找出表示课文叙述顺序的词,让学生弄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带领学生游览天山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天山的“水”。天山的“树”和“花”,教师让学生自学后集中交流。通过交流,我看出了邓老师班上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看来是教师平时的教导有方啊!最后教师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写写身边的景色。从教学的流程看,教师的设计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
邓老师的课堂,粗中有细。既有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们自学,放手放得彻底,没有任何的束缚,甚至连简单的自学提示都不用出示在屏幕上,想来也的确如此,自学的要求仅仅是弄清楚后几个自然段写什么,写了什么特点,如果还出示的话,的确是多此一举。同时,课堂中并不缺少教师细心的指导,指导学生斟酌体会作者用次的准确性,比如“几朵银灰色的花”“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形象。指导学生读书的时候也是讲求实效性,让学生读到位,读出真情实感。
邓老师的课堂吸引我的还有邓老师非常注意启发的方法。课堂上邓老师和蔼可亲,娓娓道来,学生语塞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老师从不代言,总是力求让学生读书,学生所获!在教师这样恰如其分地引导下,学生不会不进步啊!
总之,听了邓老师的一堂课,不但受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更是一次如沐春风的精神享乐!我的身边并不缺乏优秀教师啊,只要用心去学习,何愁自己没有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