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围炉

标签:
围炉烛光香肠木柴火炉 |
分类: 杂味生活:流水帐号 |
由于电力资源紧张,每逢春节前就要停电来“减少负荷”,因此,我觉得年前的停电也具有年的味道。周末回娘家正好赶上了停电了,不过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前几天已经拉开了年前停电的序幕了。
点上蜡烛,眼睛无法适应微弱的光线,我觉得我无法回到没有电的岁月了。其实我还清晰地记得,家里第一次拧亮了电灯后,一个长辈把我抱得高高的让我仔细盯着发亮的灯泡看的情景,那时的我充满不解。大概由于心里的疑问太多了,因此我一直记得那一幕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那时我大概三四岁的样子吧。我也不会忘记,上学的时候虽然有了电灯,但是经常停电,因此很多时候,我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做作业!
尽管没有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但是家里那个大大的火炉弥补了一切缺憾。这个炉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个高高的笔直的烟囱和一个大大的装木柴的“肚子”。这样的炉子可以少木柴,也可以少煤。我们住在山区,漫山遍野的都是小杂木,即使杂木被砍光,第二年又葱葱茏茏满山野。因此,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烧的木柴。烧木柴一般烟尘呛人烟灰弥漫,有的时候连眼睛都无法睁开,而且烤会火后就成“灰人”了。但是这样的炉子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只要房间密封得够好,房间里就好比开了空调,暖烘烘的!
烛光下,我和母亲准备春节里不可缺少的食品——香肠。香肠的制作是相当相当麻烦的,而且制作一般是冬天,要受寒冷的侵蚀,这的确是件不轻松的工作!美味就是难言艰辛在严寒中孕育出来的!
自从母亲改良了制作香肠的工艺,已经简单了不少。以前,总是要在肉里放上不同的味料,什么葱姜大蒜橘子皮,花椒粉和辣子酱,吃起来我的感觉是肉的鲜味少了点,但是各种味料的合在一起总让人觉得回味无穷!现在,在肉里除了加少量的蔗糖、白酒,食盐外,其他的什么都不加,这样的香肠吃起来鲜嫩,加上不用烟熏,只是风干的,因此颜色也特别漂亮!
但是,这依然是个浩大的工程。满满一盆子肉让我胆怯,而且所有的工作将在如豆的烛光下进行,这项工程的艰巨可想而知啊!但是,想想母亲常年就这样为我们操持着,因此,虽然畏难情绪严重但是“义无返顾”。
万事开头难,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都将近一个小时。母亲是各个房间来回奔波着,而我自然是在火炉旁岿然不动,我太懒了!
终于,我们娘俩开始了工作。宝贝在一旁欣喜若狂,她心痒痒的想帮忙,分配给她最简单的工作——拿绳子(把香肠系成一段一段的时候要用的)!当然一坐下来,母亲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和我在一起,她没别的爱好,就是我坐在旁边听她说,而且我还要保持高度的兴趣,时不时插嘴问问。她的喜怒哀乐就通过她的诉说表现出来了,我总是在她说得义愤填膺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笑,本来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大是大非的问题,当然我一笑,她的怒气也就瞬间烟消云散,然后转入另一个话题。就这样总是讲过的话一次又一次被母亲提起。
看着烛光下母亲满是皱纹的脸和坐在身边的宝贝让人感慨万千。我仿佛回到从前,那时我也和宝贝差不多大吧。我们一家人经常在冬天的夜晚坐在火炉旁话着家常,那时的我们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每晚都是在大人的聊天声中打发过去的。而且每次去睡觉的时候我总是恋恋不舍地离开火炉。那时的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用他们的语言在影响着下一代。这样的相守是最好的用爱沐浴孩子的方式啊,无须过多的表达,陪伴即是爱的最佳方式吧,因为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给了对方。
中途,我实在坚持不了了,因此坐在旁边偷懒,所有的事情都抛给了母亲,我接手做起了宝贝的工作,就是拿着绳子,虽然手闲下来了,但是耳朵和嘴巴却不能闲!我还要专心听母亲唠叨,并兴致很高地配合她!我的母亲啊,怎么只要有孩子在身边就永远不知疲倦呢?
突然不知道谁家的公鸡打鸣了,接着我们家的鸡也开始热闹了!感觉没到凌晨啊,一看时间,只是11点。原来啊,鸡也学会了人云亦云啊,难怪“周扒皮”半夜鸡叫这样有效呢?
终于来电了,我的感觉是突然从原始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我也算懂得了为什么人人都追求光明!原来,光明是如此美好的感受,视觉舒服,心情大悦!终于完工了,看看时间,已经12点多了。我也松了口气,终于帮母亲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工作!
烛光、围炉、香肠,是这个冬天美好的记忆,因为我陪伴着母亲,宝贝陪伴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