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听花语
静听花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76
  • 关注人气:8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烈士陵园1

(2009-03-06 14:03:38)
标签:

教育

马槽

烈士陵园

曾庆敏

松滋

分类: 教育天地:教学设想

问题的提出:

        每逢清明节,学校就组织全校师生浩浩荡荡奔赴夹马槽烈士陵园,进行看上去热热闹闹的扫墓活动。学校组织这一活动的本意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但是孩子们将这次活动当成了一次纯粹的郊游,他们在活动中个个笑逐颜开,人人兴奋异常。我觉得孩子们体会到的只是出校门的新鲜和愉快,而没有受到教育和启发。

        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综合实践组的老师们在闲聊中说道,只有让孩子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全程参加扫墓活动,一切让孩子们亲历亲为,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感情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改变。

       于是我们综合实践小组共同设计了《走进夹马槽烈士陵园》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并首先在五(一)班开展

活动目标: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了活动目标 :

知识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方式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学生外出调查采访,了解饥民斗争的历史。

       2、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文、数学、美术、劳动等学科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体验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小英雄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感恩的心对待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活动方式:

        要求学生应用调查采访、文献收集等基本信息收集方法获取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学会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自己设计,组织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前准备(第一周)

第二阶段:外出访查阶段(第二周)

第三阶段:整理汇总阶段(第三、四周)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第五周

第一阶段:活动前准备(第一周)

一、确定总课题与分课题

       活动的总课题和总的方案设计完全可以由老师包办,把方案发下去就行。但是我们认为既然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人,那么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让孩子们主动参与,自主设计,把真正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们。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将这一开题课定为“智囊团人人献策”。这样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

       首先我激发学生的兴趣,问你对夹马槽烈士陵园知多少?然后问孩子们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此时我将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随机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将内容进行归纳。接着孩子们讨论:我们围绕夹马槽烈士陵园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确定这次活动的总课题和分课题。   

总课题:走进夹马槽烈士陵园

分课题:英雄生平简介             扫墓活动筹备

               烈士陵园介绍             英雄故事收集

           

二、分组:首先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小组,自由组合分组。然后我根据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内容,各小组的人数要求,每个孩子的能力,性格,爱好,特长以及性别进行适当调配。

        三、学生分组活动:各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并制定活动计划。此时我给孩子们出示了计划的样本。

小组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学生活动评价表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确定内容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讨论?

 

 

 

计划是否由全组同学共同商议制定?

 

 

 

计划的内容是否全面?考虑是否周全?

 

 

 

计划是否有指导性?

 

 

 

计划是否有创造性?

 

 

 

第二阶段:外出访查阶段

 第二周:

       一、介绍访查的方法

       孩子是农村的孩子,他们普遍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想象不够大胆。因此我觉得对孩子们进行初步的访查培训是势在必行的。我把这一堂培训课叫“明星记者见雏形”,孩子们就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培训。

       1、采访调查

       A、什么叫采访?

       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B、采访的特点是什么?

      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采访还有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C、如何采访?

      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拟订采访提纲,查找相关资料,约请采访对象,然后采访。

      D、采访提问技巧有哪些?

      首先要给采访对象留下好印象。其次问细节。然后问矛盾。最后确定主题。采访结束后整理资料

       2、文献资料查阅:上网查资料,看书查资料,查校本资料。

       3、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注意事项:要准备好材料。如,去烈士陵园要准备测绳、照相机、记录本、笔等等。

二、学生根据培训内容,分小组确定访查内容。

       虽然孩子们在开题课的时候已经制定了活动计划。在这里确定访查内容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指导孩子们在访查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孩子们经过讨论,确定了访查内容。在这里我把孩子们确定的访查内容向各位老师汇报下。

英雄生平简介组:

       1、采访夹马槽的老人及烈士遗孤。

       2、查阅资料《松滋县志》校正。

       3、采访小英雄曾庆敏的家人了解其生平。

       这一内容是孩子们在我的提示下设计的。曾庆敏是我校03级六年级的学生, 03 年夏为了救一个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在我们这个拜金狂热的社会里,在英雄逐渐褪色的年代里,寻找身边的英雄,对孩子们进行见义勇为的教育,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陵园情况介绍组:

      1、测算出陵园的面积。2、观察陵园里的花草树木。3、估算出纪念碑的高,长,宽4、弄清纪念碑的材料。5、看碑文,了解相关知识。6、弄明白题词及题词人。

      英雄故事收集组:1、采访李光德老人,弄清饥民斗争的始末。2、查《松滋饥民斗争》校正。3、采访被曾庆敏救起的学生,弄清他溺水后被救起的经过。

      扫墓活动筹备组:

       1、通过查阅学校资料,了解扫墓的基本程序。

       2、走访花圈店,了解花圈花环的制作材料及制作过程。

       孩子们在最初提议是扫墓的时候用鲜花。的确,现在的扫墓活动一般是用鲜花了,但是我认为花环和花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产物。再说我们在农村,买鲜花要去县城不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另外,让孩子们学做纸制的花圈花环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欣赏水平。孩子们在我的提议下决定自己学习制作花环花圈。

3、邀请参加扫墓的社会人士:部分家长,中心学校领导人,镇团委干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