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一点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
(2011-02-10 15:32:53)
标签:
李连生涡旋压缩机二等奖杂谈 |
五十而知天命的李连生在兔年的新春里迎来了一个沉重的通告。
今天,有消息说,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存在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等问题,科技部因此发布通告撤销这个项目的所获奖项。
作为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这个“二等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李东生面对这个通告或许只能“二”一下了。
回顾这场漫长的学术争斗,不难发现两个耐人寻味的章回。
最先向李连生发难的,竟然是李的老师。据介绍,在发现李连生学术造假问题后,杨绍侃找到老同事郁永章、陈永江、林呆呆、冯全授和屈宗长讨论,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揭露和举报。据称,这些老人都是我国压缩机研究领域的专家,其中5人曾担任李连生所在本科班教学或毕业设计指导,陈永江是李连生博士生导师的老师,而郁永章则是李连生硕士、博士期间的指导老师。
老师揭露学生的学术不端,也曾被通俗而庸俗地描黑为幕后的利益冲突。可是,没有他们,还有谁能勇敢地站出来,为学术和科研讨回一份应有的清白捍卫一份真实的尊严?现在,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老师认理不认人,还有多少老师没有默认“潜规则”?
接下来的一幕幕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次高潮部分是李连生奋起还击,一纸诉状将三名昔日的老师告上了法庭。在起诉书中,李连生称,陈永江、郁永章、杨绍侃等3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地贬损自己的名誉,侮辱自己的人格,给自己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已构成对个人名誉权的严重侵害,要求法庭判决被告赔付15万元。
出乎意料的是,在庭审过程中,3名被告均出庭,而原告李连生却不见人影。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力。可是,两相比较李连生的起诉书和科技部的通告,原告被告之间孰是孰非已不待言,我们只能说,在法庭之外,起诉书又被通告狠狠地贬损了一下侮辱了一下伤害了一下。
当然,“涡旋压缩机”之争只是个案,不久之后,就会被人们淡忘被时间掩埋。面对接踵而至的“怪乱力神”,谁还会盯着过去不放?除了李连生,谁还会像祥林嫂一样一次次讲述“涡旋压缩机”的不幸遭遇?
2005年的二等奖到了2011年才被取消,科技部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两个事实:凡是弄虚作假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科研成果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科研成果的取消可能需要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
更加悲哀的还在于,“涡旋压缩机”不会就此绝种,它会在无数的论文里、无数的科研里,变着身段身影,过五关斩六将,修成正果,立地成佛,为个人为体系带来“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
现在,李连生已被西安交大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科研成果的二等奖已被宣判取消,该有的他都有了,该受的他也受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你有炮制过“涡旋压缩机”吗?你能终身为你的“二等奖”自豪与骄傲吗?在李连生的身上,你就一点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