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奇

(2010-03-13 22:57:27)
标签:

情感

杂谈

那么,我为什么那么喜欢《传奇》呢?

是带点忧郁的优美旋律,是沧桑中透着明亮的声线,打动了我的耳朵和我的心灵。

当然,让我回味和共鸣的不止这些,深得我心的还有它的歌词、结构以及歌名。

 

歌词是通俗的浅显的,表达的是人间男女的某种奇妙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卑鄙者那里是卑鄙的,在高尚者那里是高尚的。除此之外,歌词还传达了人们在情感方面的复杂心理和感受。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听到这句歌词,我想到了顾城的一首短诗《远和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我不知道歌词作者左右有没有看过顾城的这首诗,如果没有看过,那就是异曲同工。当然,细分之下,两者也不是没有细微的区别,“很近”“很远”与“天边”“眼前”分工明确,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在结构上,《传奇》采用了我非常喜欢的复调。开始的歌词是: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接下来的歌词就是我所认为的赋比兴,层层铺垫,层层舒展,犹如山上的梯田,又如田野里的麦浪,而到最后一个段落,只有一句歌词: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和第一句歌词一模一样,只是旋律略有变化,音阶下降,缓缓而去,却仿佛还要回来。

我还要补充说明的是,歌词的最后一段,让我不禁想起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座谈会》,那篇小说的第四幕有六个标题,最后一个标题是:哈威尔大夫做了什么?而内文就一句:他能做什么呢······,令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他能做什么呢”,如果你是哈威尔,你又能做什么呢?

我知道,米兰·昆德拉擅长复调叙述,倘若他听了《传奇》,不知会有怎样的感慨。作为一个读者和听者,复调带给我的是悠远而深厚的韵味,是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而最让我赞赏的还是歌名。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为它取个什么题目呢?有缘?偶遇?思念?多看了你一眼?用一生等你发现?或许,还可以取出N个歌名,但是,它们虽然切题,却很俗套。《传奇》吟唱的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可称之为情感吧,偏偏作者给它取名《传奇》,看似混搭,其实是神来之笔,天作之合。更巧妙的是,通篇歌词里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传奇二字。找找看,有多少流行歌曲是这样取名的呢,又有多少通俗歌曲不是从歌词里挑两个字做名字的呢。

很多年前,台湾的三毛曾经说过,千万不要在标题里告诉人们你写了什么。现在,还有谁这样玩呢?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观赏了安德烈·波切利的生命奇迹——托斯卡纳现场演唱会,不能不说,《传奇》虽然不如“奇迹”清澈华丽,但它依然是一个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传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