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的蜗牛会不会往重庆跑?

(2009-11-12 15:39:31)
标签:

房价

重庆

杂谈

年轻的蜗牛会不会成群结队前呼后拥往重庆跑呢?

 

有一首名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里唱道: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喜阿喜在笑他,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你呀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难道蜗牛也像狐狸一样爱吃葡萄,而且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在我看来,蜗牛吃不吃葡萄无所谓,至关重要的是解决一个“蜗居”问题。祖传下来的“那重重的壳呀”,最多只能算“经济适用房”,如果想要改善居住条件,年轻的蜗牛看来还非买“二套房”不可。

 

现在要买房,最好到重庆。

据说,在接受境内外30余家电视媒体集中采访时,重庆市长王鸿举拍胸脯保证,要让年轻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十年内能买到称心的住宅,还要让近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住在带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子里。

重庆的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了,2008年,重庆主城区房价均价每平方米为3900多元,而双职工家庭(三口之家,有两个人上班)每年平均收入在6万元左右。这样的家庭平均6.5年可以买套 90平方米的住房。

3900。好便宜啊,重庆的房价。

 

十年,是一个最具广度和深度的时间刻度。

古人说了,十年磨一剑;古人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诗人说了,十年一觉扬州梦,十年一梦扬州路;词人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歌手唱了,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可是,不管怎样,现在的人们可以继续用十年抒情,就是不敢只用十年计划买房。

在金钱面前,很多人成为奴隶;

在美女裙下,很多人成为奴隶;

在房子面前,很多人无奈地成为一生的奴隶;

十年买房,可以想到,但不可以做到。

 

国际上有个惯例,房价与居民收入比3-6年比较合理,也比较容易让人们接受。显而易见,我们的房价还不能与国际惯例接轨。

国际上还有个恩格尔系数,说的是,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看上去,这个系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偏偏在我们这里经不起较真。你想想看,虽然你购买食物没花多少钱,吃项占比不高,你似乎是富裕了或很富裕了,可是,你是在节衣缩食,你得备钱还得问银行借钱买房子。如果你去年没借,今年没借,那或许你明年就得借,你一边借还要一边骂房价一边骂自己:要是早借,还能少借点。晚买一年,白做几年。

疯涨的房价,已经扭曲了房市、菜市和所有的“市”。

房价的居高不下,仿佛一个千古谜局,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猜不透,就连地产学家、房产专家也是各执一词,势不两立,喋喋不休,差点动手。其实,在我看来,说千道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看不见的手”在托举在牵引在操弄。巨手一伸,地价高了;巨手再一伸,房价又高了。伸手挥手,自有道理在,最高尚的道理就是:买房就是爱国。

 

或许就是因为一不抽头,二不做庄,才有了重庆的3900和“十年买房”。放眼国内大中城市,重庆不是世外桃源,也是世外房源。

或许,年轻的蜗牛闻讯之后,也会心向往之的吧。

它们会不会成群结队前呼后拥往重庆跑呢?

也难说。可能是女蜗牛不同意去;也可能是怕到了那里,情况又变了;还有就是担心去的蜗牛多了,引起交通拥堵,虽然不再蜗居,但要蜗行。只有那两只黄鹂鸟,不要操心什么鸟房子,还是阿喜阿喜在笑他,“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