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粮仓

(2012-06-01 18:16:52)
标签:

杂谈

    多年前有一部很引人入胜的电视剧《天下粮仓》,故事内容大致是:乾隆皇帝刚登基那年发现当年会出现百年不的大旱。局部地区已经出现灾情,刑部上书(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刘统勋在灾区巡查发现,官仓竟然是空的,无力赈济灾民,而且更大的灾情即将发生,刘统勋预感到各地粮仓都可能存在盗用公粮的情况,如果到时灾民无粮救济,会发生大量灾民被饿死,饥民暴乱的情况。于是刘统勋冒死进谏皇上,乾隆对即将出现的灾荒忧心忡忡,刘统勋建议须查实库存,并核查历年漕运数额,乾隆立即颁旨。

  仓场侍郎米汝成期望其独子米河象他一样走上仕途,将其关在江南老家被锯去楼梯的书阁中读书三年,面对孤灯冷月,米河成了一个似傻似狂的书痴。一个古灵精怪的梳头女小梳子出于好奇,将米河从阁楼上救了出来,米河读书数年,立志要做救国救民的大事,经过钱塘县了解到当地贪官孙敬山鱼肉百姓,在百姓帮助下盗走做假的官秤、官斛,揭露了孙敬山的罪行,与浙江巡抚卢焯结成往年交,并与卢焯的女儿卢蝉儿相爱。

    孙敬山的案子牵出了仓场总督苗宗舒及潘世贵等人的惊天贪腐大案,刘统勋在京城与仓场侍郎米汝成联手通过一系列明争暗斗查办了此案。米汝成有一从书院买回的婢女柳含月,满腹经纶,足智多谋,是一个旷世奇女子,是米汝成游刃有余纵横官场的法宝。

  米河与小梳子在清河县帮助漕运总督高斌智破“阴兵借粮”的奇案,高斌上表皇上保举米河。米河与小梳子来到京城见父亲,确发现米汝成已经病入膏肓。米汝成临死之前要米河发誓取柳含月为妻,并将米家的一切托付给了忠心耿耿的管家庞旺。米河虽答应娶柳寒月,但心中爱的却是已经私定终身的卢蝉儿。米汝成在临死之前还向刘统勋道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一是河南总督王士俊受田文镜唆使,虚报田亩之数,第二是全国粮仓中普遍存在的双层仓问题,国家的粮库已是十仓九空。皇上深感事态重大,任命米河为六品刑部郎中及钦差大臣协助刘统勋,查办此案。米河查明了虚报田亩的情况后,此时江南已经大旱,饿殍千里,已经出现了吃人的现象,刘统勋、柳含月等人遇到了宰杀人肉的黑店,并救下了险被宰杀的含月失散多年的妹妹品月,刘统勋深感事态严重,让米河帮助浙江巡抚卢焯及高斌等人抗灾,自己独自查办双层仓的案件。

    数以万计的灾民包围杭州城,但此时赈灾的粮食还没有到,百姓要进城抢粮,卢焯为防止灾民暴乱,阻止灾民进城并答应与女儿一起在城外挨饿如果三日内赈粮不到就让灾民吃了自己和已经怀有身孕的女儿。但消息传来赈粮要七日方到,关键时候柳含月想出奇谋逼得为富不仁的米商洪八粮同意借自家粮赈灾,并化解了洪八粮想引灾民混乱借口暴乱镇压灾民的毒计。

    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灾终于过去了,但柳含月知道米河爱的是卢蝉儿,并且卢蝉儿已经怀有身孕,但如果米河不娶自己,管家庞旺会杀了卢蝉儿,在伤心欲绝之下,她已跳入的熬蜡的大锅,将自己化作一只巨大的蜡烛,寓义要燃烧自己点亮米河的前程。最后米河接替父亲成为仓场总督,为大清国掌管粮仓,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卢蝉儿决定出家陪伴在含月身边和小梳子都离米河而去不知所终。

    这是一个离奇曲折的故事,但艺术往往是来源于生活,虽然艺术会有升华,会有夸张,会有美化,但现实往往有戏剧化故事的缩影,甚至比戏剧更复杂更深奥。米河被父亲关在阁楼上读书三年,终日与影为半,以致如傻似狂。这种看似极端的事情,我就遇到过。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父亲和米汝成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走上仕途,对他的儿子采取了残酷的特殊教育,当然不可能是关在阁楼里三年这种方法,但现实中封闭和控制一个人的方法要比简单关起来更复杂更深奥。我这个朋友有时让人感觉无法理解,有时疯疯癫癫的嬉笑怒骂,有时终日沉思不语。有段时间这个朋友沉默了一段时间最后豁然开朗,到目前为止很多年了,一直很平和。剧中米汝成让米河娶柳含月为妻,米汝成临死之前说:"你只懂得天下之大而不懂得天下之小啊。”,小梳子后来明白米汝成为何要米河娶柳含月为妻了,她说:“因为柳姑娘满肚子都是鬼点子。”米汝成知道米河虽然有学问,却不懂人情事故和机令智巧,所以让柳含月辅佐他。而现实中我这位朋友的父亲也为他安排了一个姑娘,而且比剧中情节要复杂。现在是买不到婢女的,他父亲联系了(或是被联系)一个觉得合适的女孩安排在他身边,希望能最终和他走到一起。他不知道那个女孩的来历,那个女孩知道一切。但很多年他们都没有走到一起,他一直没有结婚,那女孩也一直在等他,他们始终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有几年没有见到他们了,也不知情况如何。

    米汝成曾经说过:“我这么逼着米河读书,到底是成全了他还是祸害了他,现在的官是越来越难做了,可我还逼着他做官,他要真的做成了,那会不会也象我一样。”也许中国的国情和体制就需要培养一批这样的人,也许他们和小白鼠一样是一些实验品,或许是一些失败的实验品。我也不知道我这位朋友的父亲做的是对是错,这种超越常规的教育是很危险的,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会不会反而弄巧成拙呢。这个父亲总是一厢情愿的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安排,有没有想过他儿子的感受,如果他儿子知道自己是被人摆布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伤害。有没有考虑过那个姑娘的幸福呢,如果发生象柳含月那样的悲剧怎么办。这些故事绝对是影射现在的,古代人讲究门当户对,一个二品大员不可能给自己儿子许配个婢女,只能是个官家大小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