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

(2014-10-16 08:48:02)
标签:

佛学

读书节

教育

历史

文化

分类: 往届读书节征文

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

——读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有感

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林語堂

年少的我们沉浸于林徽因的落落才华,朱自清的清幽,徐志摩的情丝,鲁迅的锋利。但读完林语堂的文章后,我发现我更喜欢林语堂的闲适,与出世入世无关。仅仅觉得我需要这份淡然,这生活,这社会同样需要这样的深沉与超然。从《京华烟云》中善良质朴的姚木兰渐渐知道她是林语堂又一“红尘深处不染尘”的展现。如今《人生不过如此》让我觉得特别、新奇。是一种身心的舒适,是一种自我的解脱,读其文章恰如在喧嚣疾驰的列车上偶遇久违的儿时故旧,不能不心生感怀。文章分为三大章“我生之初尚无为”、“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线条式地刻画出其不寻常的人生轨迹,表现出亦全是林先生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人生的态度。

他说“能享受自然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能与大自然协调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我们在自然中生存,春夏秋冬,雨雪霜露,时时刻刻领略着大自然的伟大,沐浴在自然给予的空间里,享受着自然,热爱着自然,清晨、雾霭、彩虹、极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心情畅然天地之间,感受每一阵清风细雨的温柔,这样快乐。难道不是最纯真、最原始的性情流露吗?这样的自由,纯净的快乐,是值得我们自由享受的。

林先生的心境是诗意的栖居。“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天地之道我想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人生不如意常八九,而处处顺当圆满就不正常了,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我们就会变得快乐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纠结和晦暗也会随风几万里了吧!这种豁达是林先生教给我们的。漫漫人生路,生活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并非只是简单的生下来活下去而已,其中的琐碎繁杂会时不时的消磨无数人的志气和生活的乐趣,如同行尸一般的活着有什么意义?而林先生诗意的生活,豁达淡泊的心境,把人生的真谛蕴含在美好的日子里...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林先生的作品他遵循这样主张:“文章者,个人性灵之体现。”所以他的散文风雅灵动,无章丽句,亦无官样道德,多的是推心置腹,多的是娓娓闲谈,字句都是性灵的体现,给人静气养心之效,闲情雅致,怡情怡物。人与文章相得益彰,字里行间,行行是清音,间间见本心,处处不染尘。

《人生不过如此》沉淀沧桑,洗去浮华,回首来时的每一步都走得豁达、自然。时光如流,仿佛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枯萎凋敝。青春不会不朽,只是我们现在所该做的就是且行且珍惜,做自己生命里的主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