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父母该不该送闹事孩子去自首?

(2011-08-31 01:34:35)
标签:

英国骚乱

闹事

警察

自首

英国社会

孩子

子女

杂谈

BBC英伦网苏平:
前一段一场打砸抢烧,给英国带来极大的震撼。参与闹事的,许多都是青少年。因此,这个特定人群的道德水准,又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不管是来自公房区、头上蒙着连衫帽游手好闲的小痞子,还是出身中产、就读文法学校、但就是想过一把黑帮瘾的好孩子,评论人士几乎一致指出,当今青少年,是非不辨、缺乏道德、不负责任、自私自利、肆无忌惮……凡是你能想得出的负面形容词,几乎都有人用过。

但是,被拎到审判台前的,不仅仅是青少年,还有他们的父母。当时英国民调机构YouGov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英国人认为,父母教子无方,至少要对骚乱负部分责任。

许多人批评现在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是非观、道德意识,认为父母不够严厉,并说,管教孩子,仅靠威胁把游戏机拿走、不给手机买单,根本起不到作用。

那么,送参与闹事的孩子去警察局自首,够严厉的吧?

http://wscdn.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11/08/16/110816133849_rioters_226x170_reuters_nocredit.jpg

青少年参与纵火抢劫,父母应该承担多少责任?

父母有责

截至周一早晨,已经有2,772人被逮捕,中午,进过法庭的人数达到1,179人,其中大多数被指控偷盗、抢劫、暴力、破坏公共秩序。被控罪的人当中65%不予保释。

骚乱,除了严重程度,给我震慑最大的一点,是“暴徒”的年龄。17、18还能理解,11、12岁的孩子天黑了在外面纵火、抢劫?父母干什么呢?

周末,伦敦的法庭加班加点办案子。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其中一些青少年,没有父母陪伴,独自一人出庭;有些孩子倒是有家长陪着,但是,父母朝着在场的记者粗言秽语大声叫骂。

不难看出,糟糕透顶的父母确实有之。

但是,也有一些父母,看到儿女骚乱之夜满载而归、在电视上看到儿女的身影或者在通缉榜上看到儿女的面孔后,押着孩子去警察局自首。

这又是怎样的勇气!在这些父母看来,除了送孩子自首之外别无选择,再痛苦,年轻人也必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付出代价

18岁的伦敦女孩切尔西是明年的奥运大使、志愿迎宾者。7日晚,父母坐在家里看电视现场播报骚乱,突然看到了女儿朝警车仍砖头、抢劫手机店。(切尔西否认指控)

后来,父母押着女儿去了警察局。母亲亚丽安说,她并不后悔,任何“好父母”都应该这样做。骚乱“让许多人失去了财产、生计”,女儿“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亚丽安希望其他的父母也能有同样的勇气。

在曼彻斯特,警方特别张贴了“举报榜”。两名分别为15和14岁的男孩儿的母亲在看到儿子的照片后,将他们送到了警察手中。


周末,一名法官称赞那名14岁男孩儿的母亲,“希望更多的父母都能严肃对待自己的责任”。曼彻斯特警方向15岁男孩儿的母亲表示感谢。

你也许会说,孩子的照片上了通缉榜,送去自首总比等着警察找上门来要好吧。但是,育儿压力组织“Parents Out Loud”的创始人玛格丽特•默里希说,任何送孩子自首的父母都是正确的。

她说,“有时候,爱,必须是严厉的”,父母必须告诫孩子,“你要是有不道德、犯罪的行为,这就是后果”;送你去警署,不等于我不爱你、不关心你,而是因为我更爱你、更关心你。

她承认,送孩子自首会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不过,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自行惩罚

但是,也有人认为,父母应该考虑到,这样做不仅会严重破坏双方关系,更会给孩子的前途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同样是父母的英国作家托比•杨就对送孩子自首持保留意见。

在接受BBC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如果是你,你会送孩子自首吗?杨回答说,“这要取决于犯罪的严重程度。谋杀,当然了,抢劫?如果我的孩子只是到已经被人砸烂的商店里拿了点东西,也许不会”。

他认为,父母应该权衡孩子错误的轻重程度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如果孩子是第一次作违法的事、而且是一时冲昏了头脑、丧失了理智,将他们押送到公安局可能“就有点过分了。”

不过,杨先生还说,他会坚持让孩子全额赔偿商店的损失----前提是,“匿名”赔偿。

在网上的一些论坛浏览一下,参与者中绝大多数都表示支持父母送孩子去自首,但是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警告。其中一人说,“我会自行惩罚孩子。我不希望孩子有犯罪纪录,影响前途”。

另外一人则直言问道,“嘴上说的好听,现实世界中,你真的会把孩子交给警察吗”?

普通人

在最近电视四频道委托的一项调查中,受访的2000人中三分之二表示,未成年人被判有罪,父母也应该面临控罪。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许多“暴徒”根本没有前科,而是言行优秀的好孩子;参与打砸抢烧的也有大人,有正经职业、有社会地位的普通成年人。他们当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奥运大使,还有义工、社会工作者、慈善工作者、救生员、学校帮工。

正如英国首相卡梅伦周一所说的那样,社会道德的沦丧是“长期、缓慢”的,卡梅伦形容英国的部分社区不仅破碎、而且“有病”。

仅仅指责今天的父母,恐怕也是不够的。挖的更深一些、追的更远一些,可能才能查明病因,找到治病的良方。

点击浏览更多苏平文章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life/on_britai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