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BC_英伦网
BBC_英伦网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87
  • 关注人气:2,4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BC鸿冈:给中国“车王”当司机

(2011-05-23 22:21:00)
标签:

杂谈

http://wscdn.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11/05/13/110513185238_rally_maintenance_break__226x170_other_nocredit.jpg


近日联合国倡导的“道路安全十年行动”开始了,有100多个国家参与,宗旨就是削减世界道路上因车祸死亡和伤残的人数。

但不知你对这类事情是否理会。

起头的一天我就听了英国论客们在广播里的争辩,之后上网发现中国也挺重视,甚至还封了一名“道路安全形象大使”。

见到大使的名字,让我意外振奋:他是汽车拉力比赛的名将卢宁军,是专门开快车、猛车的能手,中国媒体有人称他“车王”。

请专从高技术、高风险汽车运动的人士出来向普通驾车人游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之类概念的优越性,这不简直跟请钟馗出来打鬼一样有魄力?

不过,让我振奋的不光是这一任命的心计。它也因为我跟这位安全大使有点缘分。

培训

而今我早已被招安,弃驾从蹬,在日常生活里用自行车,不用汽车。不过我不仅开过车,而且学过一些拉力招数。

我还曾有幸给中国这位车王当过几天司机。

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1985年,中国决定举行香港到北京的拉力比赛,选了卢宁军和另外三名选手来英国做前期培训。

我当时有个文邹邹的朋友恰好就在赞助那次活动的公司里做事,问我愿意不愿意帮他们做翻译。

这么美的差事,他自己为何不干?朋友说这个项目需要当翻译的人蹲在教员和学员身后狭隘的空间里,在飞速颠簸之中传话,他可不想玩命。

旁听
http://wscdn.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11/05/13/110513185605_lu_ningjun_226x170_other_nocredit.jpg

我当时何以愣头愣脑接下这个差事现在已经想不清楚,但接下来之后心有余悸。幸好到了银石赛道(Silverstone)的大本营之后发现,车里反正也挤不下第三个人,只能叫我站在练车场边,等教练陪着学员兜了几圈后停下来,再翻译,让我松了好几口气。

我当时还说服组织者为了翻译到位,他们应该在每次教授新技巧之前先让教练带我兜几圈体会体会,以便知道讲的是什么,算是当上了旁听生。

我这样和卢宁军以及同来的赵燕祥和柳实、赵巍巍四个人一起愉快地在伦敦以北几十英里乡间一个废弃的二战军用机场上度过了十来天,之前和之后还去了两场拉力比赛,后一场很可能是这两对中国赛手参加的第一场拉力赛。

委屈

至于我给车王当司机的标题,说的也就是在这段时间。  

虽然几位运动员在来英国培训前都已经是驾车的教官,卢宁军和赵燕祥在反劫机的特种警察部队,另两位在警校,但无奈他们手里当时没有英国驾照,因此自己不能在公路上,只能在赛场或者私人地皮上驾车。

于是,每天从住宿的旅馆往返于练车场地的面包车就只好委屈一下,当我的乘客了。

放心

现在看到卢宁军当上道路安全大使让我想到,他和其他那几个教官/赛手如果回忆当年,会怎样评价我的驾驶安全系数?

想不起来,最让我放心:开车跟做翻译或者做跑堂一样,如果你干的好,人家感觉舒服坦然,多半都会不大留意,把脑子放到其他事情上,诸如窗外的风光或者交谈的内容。

但你翻译让人糊涂,上菜让人难受,开车让人惊恐,他却很可能记住你。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