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买房的“代沟”

(2011-01-18 01:24:19)
标签:

英国

买房

代沟

啃老

杂谈

分类: “快活族”苏平

英国小品经常拿中产家庭开涮,取笑他们“俗”、“目光短浅”。最爱举的例子是,夫妇请人吃饭,一桌人三句话不离房价。

 

从国内回来不久的朋友感叹,现在中国人聊天,往往也都从房价开始。买房,成了北京人聚会的重要谈资。

 

无房不婚、一步到位、啃老购房、恐慌抢购、先下手为强、硬着头皮往前冲……,都成了中国的房市现象。

今天来看看英国房市的“代沟”。

 

http://s9/middle/5dc8a69cg9a0e3b0e6628&690

资产握在谁手中?

 

1月10日,英国抵押贷款机构哈利法克斯(Halifax)说,去年12月,房价继续滑落,1.3%的跌幅超过市场预估的三倍。全年平均下来,房价缩水3.4%。

 

不同人对这则消息的反应自然有所不同。根据年龄,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35岁以下,房价下跌可能是好事,值得喝彩;45岁以上,房市低迷就是坏消息了,难免发愁。

 

10几年前,老公在伦敦的时尚区买过火柴盒一样的小公寓。上网一查,现在估价相当于当年的六倍!

 

房地产价格十几年连续飙升,给英国社会带来一种新的不平等:中年人手中有房,如同坐在金矿上;年轻人入市无门、叫苦连天!

 

英国房产代理商“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不久前的调查显示,83%的房地产财富掌握在45岁以上的人手中,只有5%归属35岁以下的人。该公司预测,此种趋势还将继续“恶化”,房地产将集中在更少的人手中。因为,面临借贷困难,初次购房者难以入市。

 

英国近年来出现了housepricecrash一类的网站,盼望着房市泡沫破裂、最好崩溃;也有pricedout一类的网站,呼吁采取行动,使房价降到合理水平。

 

此类网站,斑竹恐怕不是指着以房养老的中年人。

 

http://s10/middle/5dc8a69cg9a0e3b61ae49&690

 

按揭饥荒唯有啃老

 

金融风暴以来,银行、抵押贷款机构的对应举措之一是抓紧钱包,初次入市者获得贷款难度加大。

 

曾几何时,拿着护照、工资单、面带笑容,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银行、借贷机构,淘宝利率,甚至讨价还价。你不借给我没关系,再找下一家就行了。

 

现在,借钱之难已被形容为一场“按揭饥荒”。银行不再单单拿年薪翻三倍、四倍决定贷款额,而是要审查还款能力。

 

1999年和2005年两次换房,人都没露面,给按揭中介打了几个电话、来往了几封信,就成了。去年初重办按揭,和银行经理面谈45分钟,表格一大堆,每月花多少钱、怎么花的、有无信用卡、上面欠多少钱、账单是否及时付,都要交待个一清二楚,护照复印件等材料还要公证。暗想,我给你的押金比你借给我的钱还多,怎么这么刁钻?

根据英国央行的数字,去年10月获准的买房贷款案例不足5万,而在2006年11月的高峰期,却是13万。

 

英国的平均房价是16万3千英镑,相当于人均年收入的六倍以上,伦敦房价更要高出许多。要想借钱买房,没有一定的首期几乎是不可能的。去年7月BBC调查发现,首次入市者平均需要37,000英镑的首期。

 

英国独立的研究和政策咨询机构Resolution Foundation公布的数字显示,攒够首期,收入位居平均水平的人需要工作14年;收入居下游的人则需要干大半辈子。

 

英国年轻人多半也属于月光一族,首期从哪儿来?

 

“啃老购房”成了出路。有数字显示,没有父母银行的资助,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和20来年前相比推迟了10年。有父母赞助,不满30即有望入市。

 

从笑话到事实

 

被挤在如日中天的房价和按揭饥荒的夹缝中,大批年轻人认识到,买房梦越来越难实现。在英国,“有房”才是人生首选的概念深入人心,终生无房的前景犹如中药,很难下咽。

 

新年伊始,住房事务大臣格兰特·沙普斯表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对年轻人来说是“可怕、恐怖”的。他说,在1980年代,三十多岁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简直是“笑话”,现在却成了“无奈的事实”。

 

沙普斯当然知道,住房将成为政府的一大难题。他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把房价稳定下来”。

 

有媒体解读,沙普斯的意思是希望房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幅度、慢慢地下降到更多的人能够买得起的地步。

 

用意听来让年轻人宽心,但是,政府手中恐怕也没有能立竿见影、左右房价走向的魔术。

 

http://s9/middle/5dc8a69cg9a0e3c584ba8&690

 

谁能预见明天?

 

房市起伏,通膨、利率、就业、政策等,牵一发即可动全身。新一年房价会往哪边儿走,专家也说不准。

 

哈利法克斯等机构预测,2011年房价可能变化不大;但也有业界公司预测,跌幅会达到5%;最悲观的经济学家甚至提出了暴跌10%的数字!

 

年轻的无房族无疑会希望房价大跌,这样,就有望登上第一层台阶了。但是,这不等于期盼父母资产缩水?

 

年长的有房族无疑会希望房价挺住,这样,就有望解放部分资本,弥补养老金的不足。但是,这不是等于诅咒儿女永远寄人篱下?

 

谁能笑到最后?谁该笑到最后?一言难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