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英博物馆粮票大使bbc傅莹中国杂谈 |
分类: 喜欢艺术的玉川 |
大家好,我是BBC英伦网玉川。
我昨天前往伦敦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参加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向大英博物馆捐献了她母亲保存的中国文革期间的粮票。
在大英博物馆的Hartwell Room 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Neil MacGregor)发表讲话,感谢傅莹大使作为大英博物馆的老朋友在离任前把家庭的珍贵物品捐给博物馆的慷慨之举。
大英博物馆的朋友
他说,傅莹大使在伦敦就任期间,大英博物馆有幸举办了若干非常重要的中国主题展览,这些展览都得到了傅大使的热情支持。
麦克格瑞格说,“您是英国人民的朋友,大英博物馆的朋友,您也是向英国人民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今天,您更进一步参加了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举办 的“记录世界史的百件物品”(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One Hundred Objects)项目,捐献了您母亲保存的文革期间的家庭粮票。这正是我们这个项目所要成就的 – 通过普通人生活中的用品反映世界历史。”
傅莹大使说,她第一次访问大英博物馆是在1985年,当时她还是学生。从此她就成为大英博物馆的朋友。自来到伦敦就任驻英大使之后,她更是频繁访问大英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甚至开玩笑地对她说,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你在馆内设一个办公室?
走出饥饿的见证
傅莹大使说,“母亲保留的粮票见证了中国人走出饥饿的艰难历程。”
在仪式上,傅莹大使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用旧手绢包的小包。“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过去家里用的粮票,这些粮票曾经是普通中国家庭最重要的东西。我母亲 把这些粮票看得跟钱一样重要,因为她要确保她所有的孩子都有饭吃。后来人们不再使用这些粮票了,母亲仍然积攒它们。她对我说,不要扔了这些粮票,没准将来 还有用。但我再也没有用过它们了。”
在仪式之后,傅莹大使特别接受了我的采访,用中文向世界各地BBC英伦网的朋友做了简短的讲话。她说,很珍惜能有机会把这些粮票捐给大英博物馆,向来自世 界各地的参观者显示中国的一段历史,“见证中国人走出饥饿的不容易的历程,并显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 使人民丰衣足食。”
你对此怎么看?欢迎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