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访伦敦“申奥奇兵”

(2009-09-25 08:20:23)
标签:

申奥

奥运标准

米切尔

伦敦

杂谈

分类: 皓宇:窗外看英伦

大家好,我是BBC英伦网皓宇。

2005年7月6日伦敦出人意料地击败大热门巴黎,赢得2012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权。不少团员回忆当年,都将伦敦意外胜出,归功于30名来自东伦敦相对贫困地区的青少年。

操着浓重东伦敦平民口音的他们,以青春、热情的集体陈述和多元文化形象打动了各国代表的心,被称为“申奥奇兵”。

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09/09/24/090924102804_2012kids283.jpg

居住在东伦敦奥运场馆区的少年儿童对伦敦奥运充满期待。

眼下,伦敦奥运准备工作按部就班进行。

在硬件逐步到位同时,人们开始关注“配套软件”问题。伦敦奥运将帮助城东贫困区少儿的诺言能否兑现?

BBC采访当年出现在新加坡申奥大会上的30名东伦敦青少年,从孩子们眼里看奥运准备情况。

他们如今都在哪里,生活是否改变了模样?

米切尔

阿什利·米切尔就是当时这支“申奥奇兵”的一员。

他回忆说:“当时所有人都说巴黎是热门。记得我们坐下来时,四周都是各国西服革履的官员。我们这群活蹦乱跳的多种族青少年一出现,大家脸上都露出笑容。”

知情者都指出,伦敦能最终赢得2012奥运举办权,主要是做出了要改善东伦敦贫困区孩子们的生活环境,通过奥运的招引,鼓动更多贫困儿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摆脱贫穷与犯罪的恶性循环的许诺。

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09/09/24/090924102744_2012kids226.jpg

伦敦申奥代表团中的小成员在街头充当奥运大使,宣传2012夏季奥运会。

如今,申奥已经是件很遥远的事情了。

距伦敦奥运开幕还有不到三年时间,大型场馆的骨架都已拔地而起,大型交通枢纽项目的建设也按计划展开。

如同历届奥运一样,硬件的准备相对容易,如何在软件上兑现奥运许诺就不那么容易了。

米切尔今年18岁,申奥时就是全英少年游泳尖子。可惜受伤,否则去年非常可能就参加了北京奥运。

“令人羞耻”

错过北京奥运,米切尔并未灰心丧气。他如今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成为小奥运大使,游说各级政府机构,希望为更多伦敦青少年争取更好体育锻炼设施。

他告诉记者说,英国近些年来在国际体育竞赛中成绩平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人重视民间体育的发展与投资。

他说:“自从1970年代以来,政府就再也没有为民间体育投资。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伦敦只有水晶宫一个奥运标准游泳池。”

米切尔认为这简直令人感到羞耻,全伦敦就一个奥运标准泳池,只供专业运动员用,哪里有游泳爱好者练习的机会?

“伦敦至少要四个奥运标准泳池,”米切尔补充说。“东西南北城至少都需要一个。即使有四个泳池,与世界大都市比还是落后。”

最近,在继续担任小奥运大使的同时,米切尔已被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经济学系录取,开始了大学生涯。

对他来说,除了攻读学业外,争取2012年在家门口参加奥运比赛是最大的目标。

你读了此文有何感想?欢迎跟帖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