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产空置率谁之过? 商业地产过热难掩过剩

(2010-08-12 11:20:09)
标签:

空置率

商业地产

过热

过剩

刘凯

房产

    连日来,房地产界的空置房话题一直热度不减。无论是前段时间从电力公司曝出的6540万套空置房,还是近日被某些媒体拿到网上狂议的“黑灯照”,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存在住房空置的事实,而这似乎无法回避。

  空置率问题,应该说是伴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缘由,这与房地产的市场化息息相关,最直接的联系应从房价和供求结构出发。当然,既然是市场化,就不可避免的有自由市场与资本游戏的参与。自由市场让房子成为商品,资本游戏让投资成为常态。当大量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当楼价高过一般大众难以承重的限度,即便房子再怎么像某些专家所说的“供不应求”,但在我们看来,那“供”仅是多余的供,那“求”已成遥远的求。

  而实际上,不能忽视的还有,小城市或城镇也多空置房。因为有了城市化,而寻求更好发展的人们远离家乡,弃自己的原住地进入发达或沿海城市工作生活,便无意造成了大量的空置房,而这与大城市空置房的原因和性质都不尽一致。大城市多空置房,除了炒房还是炒房,当房子成为商品,有钱不炒房?你傻的吧!炒房炒出高房价,炒房炒出供需不合理,当然炒房越炒越旺的时候,也炒出了房地产的“后院起火”。

    “房子我炒了,空了又奈何?”地方政府摇摇头、摆摆手,道一声调控“两难”!两难归两难,总理一句“信心堪比黄金”依然掷地有声。中央调控下,各地“冒尖”的商品房市场,进入了理论上的困顿期,委实低调了一把。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10.3%,涨幅比6月份缩小1.1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这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看似得以遏制。

  但从同比增长的投资来看,房地产业吸引投资的能力依然难以被撼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865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6709亿元,同比增长34.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0%。当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118亿元,同比增33.0%。当然,这其中也不能抹杀商业地产投资贡献出的功劳。毕竟住宅遭遇此次调控以来,商业地产“替补”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从各大房企巨头转战商业地产铺天盖地的消息中,我们能略探一二。

  虽然当前阶段,商业地产的发展形势极为有利,即便如此,一个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商业地产的热闹景象,并不能掩盖其存在大量空置的事实,商业地产在某些地区正在陷入过度饱和的陷阱。据了解,目前上海人均商业地产面积已经超过香港,接近东京、纽约的水平;而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商业地产销售率不超过五成,商业地产总量过剩,空置率居高不下。

  就目前商品房而言,过多的空置导致部分房子积压,很多房子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而另一边是人们想买房,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买不到合适的房。同样,商业地产也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全国层面很多比较不错的商业地产项目存在着大量的空置面积,但在另外一些开发较为成熟的商圈内,这种现象又要反过来。这其中有地段、设计、定位、招商、管理、运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个新的商业地产项目而言,开发商应该考察的因素也是方方面面的。”中国写字楼研究中心(CORC)主任、房讯网CEO刘凯认为,做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应该更多的关注地段的开发潜力、区域商业配套的成熟度、项目的辐射力和人气交通等因素。如此,一些新项目就不会在开发出来之后出现大量空置的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