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诗,散文的变种

(2010-05-11 15:11:12)
标签:

自由诗

散文

变种

文化

分类: 思维盛宴

诗歌,一直被誉为文学殿堂里最璀璨的明珠。非功底非凡之人,是无法登越这一圣殿的。如今,诗歌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歌似乎不再是诗人的事,人人均可写诗,人人均有诗人的情怀。诗歌,犹如冰冻千年的冰河,一解冻,就泛滥成汪洋,让我们且喜且忧、忧喜交加。

我以为这是好事。在繁荣的年代,文学必繁荣,诗歌必热闹。纷至沓来、峰峦叠起的诗歌堵住了我们的眼睛,塞满了我们的耳朵。我们浸泡在诗歌的潮水里,自己也幻化成浪花一朵。诗,成了准诗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了准诗人们消遣文字、消磨时光、寄寓心情的最佳选择。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诗歌,是丰富的,也是无力的。在这个渲染物质的年代,诗除了能改变我们的心情,并不能改变什么。奥顿悼念叶芝名诗中有一句:诗,不能使任何事发生!我深以为然。诗就是诗,你不要期望在诗的写作中得到太多现实的东西。

我对现代诗的感觉是矛盾的。一方面是内心排斥,另一方面是惯性上并不拒绝,偶有心情也会写上几首。如今借助于网络,诗歌的写作和传播太广泛了。诗尘嚣网络,分不清好坏优劣。一些看上去像模像样的,也有许多人吹捧,能够流行长远吗?恐怕不能。诗歌早就过了一诗成名、万人追慕的年代。世人对诗的态度转向平淡、温和。现代诗,已经失去了大众阅读的广场,走向了诗人之间互相品玩的小胡同。诗歌经历了朦胧诗的沐浴,至今藕断丝连,依然以朦胧、让人看不懂为上品;诗歌演变为一门技术,似乎只要掌握了几手诀窍,就可灵活挥洒文字、猛敲回车,敲出一段段诗篇;诗歌由公主一下子降格为村故,只要你略懂文字,似乎都能写诗。“诗歌”的泛滥,引发了对现代诗的反思。

韩寒说,只要会用回车键,就能写诗。一个长句子,随便断句,就成了一首诗。这种的现代诗,往往寡然无味。

季羡林先生说:“纯诗主张废弃韵律,我则主张诗歌必须有韵律,否则叫任何什么名称都行,只是不必叫诗。”先生还说:所谓朦胧诗,“我总怀疑这是英雄欺人,以艰深文浅陋。”

当代诗人西川则说:“在最好的状态,诗人胡说八道都是好诗”。

我的观点是,告别了韵律时代,现代自由诗过分西化、自由,在偏离传统诗歌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文字的传统美感,在诗歌里已经丧失殆尽。现代诗人驱使所谓的诗歌时,过分注重意念的新奇朦胧、文字的艰涩巧妙和结构的盘桓错离,看得大众读者目眩脑晕,不知所云。我总觉得,诗歌既然是情感和想象的寄寓物,总应以让人看懂、体味为宜。我们读古诗,没有读不懂的诗歌。至于体味深浅,自然是个人功底不一所致。而现代诗,读懂却是件并不容易的事。有必要弄得那么玄乎吗?

在我看来,自由诗,其实是散文的变种,它脱胎于散文,又归于散文。不信?我们可以将一些优美的散文巧妙分行,就成了“诗”;将一些诗缩为长句,则成了优美的散文。

我发现了这个游戏的奥秘和乐趣,就试着演绎,结果屡试不爽。几乎所有的诗歌都可以缩回来变成散文,一些散文,我也可以取出几段,猛敲回车键,变成诗歌。我这样的游戏没有对诗人和诗歌有如何亵渎的意味,更不是恶搞。只是将我的“发现”和游戏和人分享,在无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文字的娱乐活动。

现在我先采撷几首诗歌作为游戏的案例吧。

《油菜花》

是谁在大地上拨弄调色板

染田野一目金黄

是谁在花海里嬉戏赏玩

快乐的声音悠长悠长……

 

是春风,那调皮的春风

一不小心闯进了染坊

打翻了色瓶,涂黄了春装

把温暖的情绪四处传染

 

是春风,那可爱的春风

大地还在沉睡

她轻轻嘘着黄色花粉,吹气如兰

惊起一个喷嚏,荡开一片春光……

 

这是我本人写的一首短诗,我将分行诗句连在一起,这不就是一篇小散文吗?在这里我可以放话,我所有以“诗”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诗歌,均可缩为散文。

“是谁在大地上拨弄调色板,染田野一目金黄;是谁在花海里嬉戏赏玩,快乐的声音悠长悠长……

     是春风,那调皮的春风,一不小心闯进了染坊,打翻了色瓶,涂黄了春装,把温暖的情绪四处传染。

     是春风,那可爱的春风。大地还在沉睡,她轻轻嘘着黄色花粉,吹气如兰,惊起一个喷嚏,荡开一片春光……”

    我再选一首在媒体上发表的诗歌,如此游戏一番,同样变成精美的散文。请“不幸”被我拉为案例的诗人不要气恼,我不是愤青,更没有任何恶意。

 

《瓯江》

     有一次,我一个人

站在桃山大桥上

看河岸边小小的洼地四周

长满了很多芦苇

风吹来时,他们相互挨紧

风走后,一旁困倦的瓯江

像芦花盛开一样

有种无法形容的宁静

除了看不见的流水声,除了我目力所及的

茫茫夜色……

当我像一只飞离树枝的鸟一样

走过大桥时,身后的瓯江

有如寂静,恋恋不舍地

向着我蔓延过来……

哗哗——哗哗——哗哗

 

    删除回车键后,诗歌就变成了如下的模样:

“有一次,我一个人站在桃山大桥上,看河岸边小小的洼地四周,长满了很多芦苇。风吹来时,他们相互挨紧;风走后,一旁困倦的瓯江,像芦花盛开一样,有种无法形容的宁静。除了看不见的流水声,除了我目力所及的茫茫夜色……当我像一只飞离树枝的鸟一样,走过大桥时,身后的瓯江有如寂静,恋恋不舍地向着我蔓延过来……哗哗——哗哗——哗哗”

刘仰先生是我所尊敬的学者。他对现代诗多持批评的态度,我的不少观点受其影响。当然,他也偶然写诗。凡诗者,也不脱本人游戏中散文化的命运,试选先生一早年诗娱乐之:

 

《钱啊钱》 

  没有钱是最彻底的毁容
        不光走不出门还让我羞愧万分
        没有钱是最难堪的侮辱
        不光无颜张嘴还让我变得痴呆
  

  钱包空空的时候觉得
        美好的世界根本不属于我
        身无分文的时候假设
        这个世界没有我是否更可爱
 
        有时候呆呆地望着街道
        问自己诚实的忍耐有没有极限
        有时候耻辱地蒙起脸
        问自己是否真的只是一粒尘埃
 
        但是没有人知道
        我痛苦不堪
        因为我没有脸
        说我没有钱

 

    缩写后的诗歌,变成了下列的散文。

没有钱是最彻底的毁容,不光走不出门还让我羞愧万分;没有钱是最难堪的侮辱,不光无颜张嘴还让我变得痴呆。
     钱包空空的时候觉得,美好的世界根本不属于我;身无分文的时候假设,这个世界没有我是否更可爱。
     有时候呆呆地望着街道,问自己诚实的忍耐有没有极限;有时候耻辱地蒙起脸,问自己是否真的只是一粒尘埃。
     但是没有人知道,我痛苦不堪!因为我没有脸,说我没有钱!”

没有了分行,诗味就没有了,但内容却没什么改变。可见,诗歌是由分行来支撑所谓的诗意、诗境的。

再选一首,我就不再游戏下去了,这样的游戏,肯定让诗人们很痛苦,诗歌,成了肉案上的肉片,让人随便切来割去,还有什么神圣和美感可言。

 

《云江云帆》

一泓水,从百丈口的云罅里
泻下,一走
就是五千年
走过两岸桃花,百嶂翠屏,逶迤迥回,澎湃浩荡
走成,一路苍茫紫烟┅┅

飞云江,你让三千里芦花
白了又落
落了又白,生生灭灭,目睹了一个又一个幡起旗落的朝代盛衰
引,几多墨客
在击戟沉沙的寂静里,吟诵飞雪梅朵
野火春风

飞云江,你是天上
一袂飘逸的云彩
一头系着我狗尾巴草的童年,和摇篮里星光的梦幻
另一头,吊挂着
玉海楼的黑瓦,摇曳的云帆

我的云帆,注满黎明江风
承载一粒硕大谷种,随清越笛声
3252平方公里潮动的起伏中,轻轻滑翔
一如滑翔在母亲
柔软温暖的,开阔前胸┅┅

 

    这首诗写得多美呀,很有气势。看诗的结构,就有飞云江飞流而下的气概。缩为散文以后,也许,所减缩的正是所谓诗的气势了。

“一泓水,从百丈口的云罅里泻下,一走就是五千年。走过两岸桃花,百嶂翠屏,逶迤迥回,澎湃浩荡,走成一路苍茫紫烟┅┅
   
飞云江,你让三千里芦花,白了又落,落了又白,生生灭灭,目睹了一个又一个幡起旗落的朝代盛衰。引几多墨客,在击戟沉沙的寂静里,吟诵飞雪梅朵、野火春风。

飞云江,你是天上一袂飘逸的云彩,一头系着我狗尾巴草的童年,和摇篮里星光的梦幻;另一头,吊挂着玉海楼的黑瓦,摇曳的云帆。
   
我的云帆,注满黎明江风,承载一粒硕大谷种,随清越笛声在3252平方公里潮动的起伏中,轻轻滑翔,一如滑翔在母亲柔软温暖的开阔前胸┅┅”

 

我仔细读着这篇“变性”后的散文诗,风韵犹在。可见,文种变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如此一改变,诗人就要变成散文家,诗歌的队列就日见单薄了。

诗歌是很调皮的,它有时候会引进一些体育运动,幻化成自由诗新奇的结构。所以,在自由诗里,结构是造成诗意诗象不可或缺的元素。今年330日《瑞安日报》上有篇《春到瑞城》,诗作者我是熟悉的。诗人将“往下一沉”、“姹紫嫣红”、“鸟语花香”三词拆开,一字一行,企图在视觉上制造神奇的效果。这是作诗者常用的技巧。我看了不由莞尔,文字从高空直线坠落,哈哈,我还以为是蹦极呢,原来是文字在跳水。可见,体育运动式的落体结构也是可以入诗的。如果继续探讨下去,诗歌结构会有很多千奇百怪的花样动作。

我有时纳闷,诗是讲究韵律的。如今我们抛弃了韵律,却只在结构上求变,以文字的堆彻来渲染视觉上的刺激。这是诗的创新还是退步?

我很喜欢手风琴的优雅舒缓。那压进去又拉开的潇洒,是我所不能学的。刚才玩的游戏,就象手风琴的压。如果模拟一下手风琴拉的手势,散文就变成诗歌了。

我在《时文选粹(隽永的水)》里随便翻了篇文章《西湖无语》(谢宗玉),选了一段,如下:

“那时年少,梦想追我,连惆怅都是阳光般的。黑色的眼神中总有一点星辰。现在我有资格追梦想了。梦之花朵本是藏在叶的裙底,能否开花全凭你怎样呼吸。你鼾声大作它也睡去,你轻轻叹息它就开了。而我的夜星星太多,梦恐怕是羞涩地溜掉了,只有白日梦可以借风抓住,风用春丝系着,寄存在恍惚的时光里。”

我可以猛敲回车键,给它敲出一段诗来:

 

那时年少

梦想追我

连惆怅,都是阳光般的

黑色的眼神中

总有一点星辰

现在,我有资格

追梦想了

梦之花朵

本是藏在叶的裙底

能否开花

全凭你怎样呼吸

你鼾声大作,它也睡去

你轻轻叹息,它就开了

而我的夜

星星太多

恐怕是羞涩地溜掉了

只有白日梦

可以借风抓住

风用春丝系着

寄存在恍惚的时光里

 

读来不错吧,不是很有诗意吗?原来诗与散文的转换就这么简单。当然,如果有谁有兴趣玩下去,任何散文都是有可能变成诗歌的。只是,如此一来,我们犹如一顽童,当着诗人的面把诗笺一片片撕开,那撕纸片的声音,是多么残忍,飘在空中的,都是诗的残骸呀!

诗被我当成纸片撕了。有心之人把散乱的纸片捡在一处,拼拼凑凑,又还原成了诗。我想,中国现代自由诗,就是在撕着纸片、捡着纸片,粘合着文字中自得其乐的。诗,看上去很热闹,但目前大多游逛于私家乐园。何时能够复兴,得到社会大众关注,我不知道。或许,它将永远归去。或许,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所说: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中国目前还缺乏伟大的读者,那么,到哪里寻觅伟大的诗人呢!所以,自由诗还将在等待中磨砺自己的个性,秀着自己的春色!

 

 

 

                                                           戈月 2010/5/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