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小说有什么好处呢?

(2025-10-29 00:23:52)
标签:

托尔斯泰

包法利夫人

高老头

艾玛

文学书写式的宽容

分类: 那些书影人
经常有人问我:读小说有什么好处呢?
还有人断言:读小说无用。
我倒不这么认为。
如果小说真的是无用的,那么它早就会自然消亡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在读它呢?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我始终认为读小说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人提高情商。
对此很多人可能不大相信,也没有这样的耐心;如果想提高情商的话,为什么不去直接读卡耐基,而要花费时间,去读令人头大的托尔斯泰,去读《包法利夫人》呢?
况且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看上去实在对读者并不那么友好,因为作者本人从来没有把取悦读者当做写作目的,他们总是把一个个关于人性的思考题,打包丢到读者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理解。

读小说有什么好处呢?

可是人性这种东西,其复杂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除了光明可见的一面,常会有暧昧不清、阴暗隐晦的一面,更有时代的影响、教育的灌输等种种作用力。没有几个人的个性,会真的像卡耐基的书里所罗列的那样,分门别类,标签清楚地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只能穿过层层迷雾,自己去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个人做出这样的决定而那个人会有那样的行为。
我觉得,我们读小说的过程,是帮助人修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始终是赏心悦目潜移默化的。这是我喜欢读小说的重要原因,它让我不断的学习了解人性,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并且越来越喜欢它。
譬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这么一个冥顽不灵的、吝啬到骨子里的人,如果是在生活里遇到,简直不想跟他有任何的关系。可是当我们读小说时,了解了这个老头子一生对物质铿吝的原因,心底就会有所触动,可能就不会只是憎恨他讨厌他,而是会产生观察他的兴趣,想要了解他的生活背景——他是怎样长大的?为什么他对物质会有这样的态度呢?这时你就具备了一种“文学书写式的宽容”,并不是说,在现实生活里你就会接纳他,但至少你有了一个空间,可以去转换观察一个人的角度。
如果没有文学阅读,我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喜欢和不喜欢去判断一个人;而文学阅读的经历,能帮助我们随时化身,从别人的角度去重新思量。
我还记得第一次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时,只有十六七岁,我不能理解一个那么虚荣、自以为是、不贞洁的女人,为什么会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名著中的女主角。但是当我到了三十岁的时候重读这本书,我在读到艾玛死去的时候,竟然和福楼拜一样泪流满面。小说还是那本小说,爱玛还是那个爱玛,但是我变了。大师的作品足够丰富和深刻,是可以等着我长大与它重逢的。
文学作品并不在书中传授知识,因此有人得出了“读小说无用”的结论。但小说并不是用来长知识的,而一个人的情商乃至智慧,也并不是只有知识那么简单,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掌握了那么多的知识,却对人性一窍不通,沟通起来不可理喻呢?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
读小说有什么好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