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秘诀

标签:
罗密欧与朱丽叶洛丽塔朗读者故园风雨后巴黎最后的探戈 |
分类: 那些书影人 |

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从莎士比亚的鹅毛笔端,走出了一对举世闻名的恋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五百年来,他们的爱情,令无数世俗之爱黯然失色。
他们的故事,被改编成交响乐、芭蕾舞、音乐剧、动漫片……电影也一拍再拍,情节再老套人们也是一看再看永不厌倦,道理很简单:爱情太美好。
少男少女一见钟情,倾心相爱,却分别来自维罗纳的蒙太古与凯普莱特这结有世仇的两大家族,不能逾越的鸿沟,偏偏要突破,两个家族彼此敌对的背景,让两个年轻人爱得更加一往无前,他们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完成了从相爱到死亡的过程,让他们的爱情跨越了生死,也用他们年轻的生命化解了家族的世仇。
莎翁的剧作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每一部都堪称经典。——爱情到底是什么呢?也许直到今天,仍难给这样一个“无关现实和功利,只是心心相印便叫人舍生忘死、只是匆匆一面便占据人全部世界”的情感状态,下一个定义;但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是爱情在遭遇命运磨难,是爱情在结仇、决斗、放逐、逼婚、假死、殉情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挑战困境,解放自身。
人类天性里的悖反情结,注定了我们对于那些过于顺利的过程、平淡无奇的遭遇、中规中矩的行为缺乏关注的兴趣。没有巨大的障碍,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便缺少探究下去、曲径通幽、苦尽甘来的惊喜。
一个解剖过无数爱情故事的女作家说:
所有撼动人心的故事都有一个秘诀,这个秘诀就是“禁忌”。
人类的天性深处,住着一个喜欢说“不”的孩子。对于唾手可得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对于别人要求不能去做的事,却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去尝试。幼年时听了匹诺曹的故事,心里就蠢蠢欲动了:说谎了真的会长吗?不试一下怎么行?编个谎话说了,说完忙去摸鼻子,并没有长出来,舒了一口气。
又比如月明星稀的夏夜,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缠着大人讲鬼故事,听得背后冷飕飕汗毛直竖,似乎那些鬼爪子正悄没声息地伸过来,又不肯罢休,还催着大人往下讲。
愈是禁忌的事物,愈是激起好奇心和好胜心,想方设法要去尝试一番,并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禁忌是一个大红按钮,按钮上写着:“别按。”——然而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充满诱惑了,以至于我们每次看到它,心中都会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这个红色的按钮好触目啊好想去按一下啊……
爱情亦如是。
李安导演在谈及电影《断臂山》的成功时,曾总结:爱情太美好。创造伟大的爱情故事却必须要有巨大的障碍。他要讲述的是爱情。如何才能让这个故事吸引眼球,打动人心,挖掘出爱情本质里的悲剧性呢?他选择了禁忌:同性之爱。并以此获得巨大成功。
又想起《卡萨布兰卡》里,里克之所以愿意牺牲自己,并不一定是因为爱上了美丽的伊尔莎,而是因为他要向维克多显示他的男子气、牺牲精神,乃至他隐秘的爱;而《洛丽塔》中,亨伯特因为喜欢女儿,居然娶了她的母亲;还有《朗读者》《故园风雨后》《巴黎最后的探戈》……这些极大挑战世间禁忌的爱情,是如此迷人,看这些电影,无法不迷恋爱情的瞬间体验,哪怕最终一切只是虚幻。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