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晓
标签:
穿紫色裙子的女人后现代主义芥川奖透明人丰富的解读性 |
分类: 那些书影人 |
《无人知晓的真由子》——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芥川奖”的光环加持。
这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有几个我蛮喜欢的日本小说家写呀写呀写得胡子都白了,还没有拿到,而今村夏子,这个被称为“闪耀当今日本文坛”的女作家,凭借这本书,一举获奖,轻轻松松。
“献给每一个与生活格格不入的人,这是属于笨拙的‘我们’的故事。”——看见书封面上这句话,以为又是个治愈的故事。但是看完后,感觉像是看了一集名侦探柯南:穿紫裙的女人消失事件;又像是看了一集世界奇妙物语:故事仿佛结束了,却还会一直循环下去。
书里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我”,经常穿着黄色的开衫;另一个是“她”,总是穿紫色的裙子。
她是个怪人。紫裙永远不换,一头蓬乱的头发;总是坐在公园长椅的固定位置上,以致于这张长椅有了一个名字“穿着紫裙的女人专座”;她每天坐在这张长椅上吃面包,工作不固定,经常变换。
机缘巧合的是,紫裙女又在一家酒店谋到了工作,而“我”,黄衫女,正是这家酒店的部门主任,于是我们知道了紫裙女的名字:日野真由子。
真由子的生活步入了轨道:她渐渐被同事接纳;她受到了所长的关照;她越来越漂亮了简直光彩照人;她成了所长的秘密情人。
某天,真由子和所长起了争执,一怒之下,她把所长从楼上推下去摔了个半死;慌忙失措之时,一直跟踪她并掌握其秘密的“我”第一次面对面跟她说上了话。“我”极力怂恿真由子逃跑,为她提供逃跑所需物品,还为她支招逃跑路线;真由子也毫不客气地顺势卷走了“我”的所有财产,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以“披露隐私”要挟所长,提出加薪和借钱的要求,他居然接受了。真由子消失后的某日,“我”云淡风轻地坐在了公园里那张曾经属于她的长椅上,吃着她喜爱的面包,“我”成为了穿着黄色开衫的真由子。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
这个,就是芥川奖作品?看完确实一脸懵。前面悬念设置得蛮好,后面突然就没了,这顶多算一个有诸多伏线让读者去自由想象的“轻小说”吧,寓言倾向甚至更多一点。
看看评论也差不多。情节党最多的评价都是“这也能获奖”?日本当代文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东野圭吾是伊坂幸太郎是京极夏彦;而对纯文学爱好者来说,日本文学则是大江健三郎是宫本辉是青山七惠,他们理解,“芥川奖”的故事大都清淡,可是那些段落和寓意,精彩。——比如,读着书里的日常琐碎,没有人确切知道,穿紫色裙子的神秘女和穿黄色开衫的跟踪狂哪个是别人,哪个是自己?又或者,她们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两面?
“当读者开始怀疑故事的讲述者究竟是谁时,正常和异常的界限变得模糊,人性的迷宫出现了。”真由子是个游离于现实之外的人,独往独来,迷一般出现又风一样消失;但有没有觉得,其实“我”也是这样啊,一直暗自跟踪真由子,记录她的秘密,这个“我”也是所谓的“透明人”,自始至终保持着神秘感。
看到最后发觉,作者只是转换了一下视角,来描写看似日常实则荒诞的故事,折射出现代人孤独与疏离的况味,这既是作家的个人体验,也是当今日本的群体遭遇。
记得“无人知晓”也是是枝裕和一部电影的名字?无人知晓,似乎是当今日本的一种普遍生存困境?
格格不入的紫色女,神秘的跟踪者黄衫女,偷窥打量着别人的生活,想找到一个切入的机会……最后,紫裙女忽然消失不知所踪,黄衫女接管了她的秘密和格格不入的生活……这本书据说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好读的芥川奖作品”,我对这个“好读”的理解是:它具有丰富的解读性。一万个读者,一万种解读,游走在在滑稽与癫狂之间,它让你看到自己的处境和内心。
前一篇:她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后一篇:人生要是没有酒……

加载中…